化脓性眼内炎能迅速而严重地破坏眼组织、损害视功能,如不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将会造成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的严重后果;若能及早控制可望保留部分视功能。因此,一旦怀疑为眼内炎,即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由于眼内液的细菌培养需要时间且有可能为阴性,因此在明确病原菌前需根据临床症状、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在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 林可霉素类:此类药物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对需氧革兰阳性菌有显著活性,对部分需氧革兰阴性球菌、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常用药物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 头孢类抗生素:此类药物的作用是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萄球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常用药物如头孢唑啉、头孢他啶等。
- 糖肽类抗生素:此类药物的作用是造成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而杀死细菌。对葡萄球菌属包括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株、各种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肠球菌属等多数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常用药物如万古霉素等。
-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用于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念珠菌、毛霉、曲菌等引起的内脏或全身感染。常用药物如两性霉素 B 等。由于眼内通透性差,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时须做玻璃体腔内注射。
- 吡咯类抗真菌药物:此类药物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糠秕马拉色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斐氏着色菌、卡氏枝孢霉等有效。常用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 皮质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是抗炎。常用药物如醋酸泼尼松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甲泼尼龙等。仅用于排除真菌的病例。
- 非甾体类消炎药:此类药物的作用是减轻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如普拉洛芬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等。
- 抗胆碱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是散大瞳孔、麻痹睫状肌,防止瞳孔缘后粘连,缓解疼痛和畏光。常用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阿托品滴眼液、阿托品眼膏等。
手术治疗
- 玻璃体腔穿刺注药术:将有效剂量的抗生素直接注入玻璃体腔内,是目前治疗眼内炎最常用及有效的给药方式。
- 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切除受感染的玻璃体组织,眼内灌注敏感的抗生素。
疾病发展和转归
- 内眼术后或外伤后眼内炎的预后与病原体的毒力有密切的关系。蜡样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等所致的眼内炎预后较差,可导致视力完全丧失,甚至摘除眼球;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短棒杆菌所致的眼内炎预后通常较好。
-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能会保存一定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