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肺类癌,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肺类癌

肺类癌

类癌(Carcinoid of Lung)是一种来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肺原发恶性肿瘤的 1%~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40~60 岁居多,男女发病率相近。根据病理学类型,可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根据发生部位,又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类癌。不同于其他肺癌种类,肺类癌与吸烟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发热等。典型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不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典型类癌高。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是否放化疗,目前还有争议。远处脏器,如肝、脑、肾上腺等的转移是肺类癌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肺类癌预后的关键。
肺

就医

类癌在早期可能没有什么症状,一旦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或者迁延不愈的咳嗽、发热等,需尽快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咳嗽。
  • 咳痰。
  • 喘息。
  • 发热。
  • 痰中带血。

上述症状的特异性不强,不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常见病的症状相鉴别。但若症状持续 10 天以上,服用止咳药,甚至使用抗生素后仍然不见好转,请尽快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咯血。
  • 胸痛
  •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
  •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类癌

肺部 CT 有助于及时发现肺部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而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或通过手术的方式取得病理诊断,才是确诊的金标准。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

  • 胸部平片:肺癌的表现相似,但容易漏诊,诊断价值不高。
  • 胸部 CT:肺癌的表现相似,诊断价值较高。中央型肺类癌可见气管、支气管内或肺门区域的肿瘤,可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周围型肺类癌常为孤立性肺结节。
  • 纤维支气管镜:为中央型肺类癌常用的检查方式。通过获得组织活检,或者细胞学涂片找到类癌细胞便可确诊,诊断价值高。
  •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为周围型肺类癌常用的检查方式。通过获得组织活检,或者细胞学涂片找到类癌细胞便可确诊,诊断价值高。
  • 痰细胞学:如能找到类癌细胞即可确诊,但阳性率较低,诊断价值不高。
  • 腹部 B 超或 CT:明确有无肝脏、肾上腺、腹膜后淋巴结等部位的转移,以便进行分期诊断。
  •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明确有无颅内转移,以便进行分期诊断。
  • 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明确有无骨转移,以便进行分期诊断。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其中肺类癌并没有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仅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没有症状?
  •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 严重程度如何?
  • 持续了多长时间?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有无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结核和肺部慢性感染等病史?
  • 有无特殊用药史?
  • 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 有无吸烟史、饮酒史和毒物接触史?
  • 职业史?
  • 有无肿瘤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是不是恶性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
  • 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能不能彻底治愈,生存期如何?
  • 治疗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 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 饮食上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日常

类癌的日常注意事项以及护理原则与肺癌相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避免过劳,注意营养和保暖,预防感冒。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防治呼吸道感染:戒烟,注意口腔卫生,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内感染等时应积极就医。
  • 保持呼吸道通畅:训练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 术后积极恢复:早期下床,预防肺不张。可以进行吹气球训练,进行手臂和肩关节运动,预防术后胸壁肌肉粘连,肩关节强直等。
  • 放疗后的护理:注意休息,避免着凉,预防间质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 化疗后的护理:化疗后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并在此基础上合并感染。因此,治疗后应遵医嘱定期查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房间内注意通风,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
  • 合理膳食:鼓励患者食用新鲜的肉类、禽类、鱼、蛋、奶、蔬菜和瓜果等。避免进食高盐高糖、油腻和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 心理疏导:应关心和体贴患者,鼓励其倾诉并认真倾听,可以参加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康复信心。

肺类癌介绍

类癌(Carcinoid of Lung)是一种来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肺原发恶性肿瘤的 1%~2%[1]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以 40~60 岁居多,男女发病率相近。
  • 根据病理学类型,可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根据发生部位,又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类癌
  • 不同于其他肺癌种类,肺类癌与吸烟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明确。
  • 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发热等。
  • 典型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不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典型类癌高。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是否放化疗,目前还有争议。
  • 远处脏器,如肝、脑、肾上腺等的转移是肺类癌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
  •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发病。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肺类癌预后的关键。

美国肺类癌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肺类癌的主要手段,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术后放化疗对于肺类癌预后的价值尚存在争议。总体而言,肺类癌的预后良好。

手术治疗

  • 根治性手术:指全肺切除或双肺叶切除,或单侧肺叶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该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肺内多个病灶,有淋巴结转移,或手术前已经通过活检证实为非典型类癌的患者。根治性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4]
  • 保守性手术:指肺段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等。该手术适用于早期典型类癌、无淋巴结转移且无阻塞性肺炎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 心、肺功能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内镜下切除病灶。
  • 部分肺类癌患者需要进行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医生主要根据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以及病灶累及的范围等,进行治疗决策。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总体而言,肺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生存期长。

  • 病理学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典型与不典型肺类癌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5%~90% 和 60%~70%[2]
  • 亚肺叶切除与肿瘤的局部复发相关,必须严格选择患者。
  • 淋巴结转移是生存和复发的不良预后指标[5]
  • 远处转移与不良预后相关[5]
  • 标准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对于不典型肺类癌至关重要。

导致肺类癌的因素

类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现有研究发现其与吸烟的相关性不大。

肺类癌症状

早期一般不会出现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类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随着气管、血管、胸膜等受到肿瘤侵犯,出现相应症状,包括:

  • 咳嗽。
  • 咯血。
  • 胸痛
  • 当肿瘤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一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时,可能引起发热。
  • 肿瘤转移至颈部或纵隔淋巴结时,可能引起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
  • 肿瘤转移至远隔脏器时,也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症状。

类癌起源于嗜银细胞,这种细胞能释放如 5-羟色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物质,可导致类癌综合征' target='_blank'>类癌综合征,症状包括:

  • 阵发性皮肤潮红。
  • 紫绀。
  • 腹痛。
  • 腹泻。
  • 哮喘。

类癌在合并消化道类癌类癌转移到消化道时,才出现类癌综合征' target='_blank'>类癌综合征。此时应仔细检查消化道和肺部,尿中的 5-羟色胺测定可以协助诊断[3]

肺类癌预防

因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措施。但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乐观的心态以及定期体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