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骨髓抑制,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也称为“骨髓功能抑制”,是放化疗或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导致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下降,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减少。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临床上常用的铂类、紫杉醇类、氟尿嘧啶等,常常造成血细胞不同程度的减低,严重者还可出现出血、贫血、感染或死亡。骨髓抑制分级: 0 度:中性粒细胞 ≥2.0×109/L,白细胞 ≥4.0×109/L;I 度:中性粒细胞(1.5-1.9)×109/L,白细胞(3.0-3.9)×109/L;Ⅱ 度:中性粒细胞(1.0-1.4)×109/L,白细胞(2.0-2.9)×109/L;Ⅲ 度:中性粒细胞(0.5-0.9)×109/L,白细胞(1.0-1.9)×109/L;Ⅳ 度:中性粒细胞<0.5×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低,可出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出血、便血、尿血、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瘀血,关节肌肉疼痛、虚弱感强等;贫血,可表现为稍有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眼睑、皮肤、甲床、口腔、牙龈苍白;白细胞低,易出现伤口化脓、肿胀、发红,易感冒等。目前临床上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主要药物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外周血多系或单系的下降,这会使临床医师被迫推迟化疗疗程,影响疾病疗效,严重者还会出现严重感染,甚至死亡。恶性肿瘤患者在第一个化疗周期时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对老年人或有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史、无抗菌药物预防史、营养不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预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放化疗过程中及时检测血液指标,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就医

接受放化疗或者有血液或骨髓系统癌症、骨髓内转移癌的人群,需要定期或根据需要及时检查骨髓抑制的情况,出现血细胞计数异常时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 接受放化疗的人群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在肿瘤治疗就医时应向医生咨询血液指标出现骨髓抑制至何种程度需要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就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胸痛剧烈、呼吸困难
  • 昏迷
  • 自发性出血
  • 出血难以止住
  • 出现感染发热

建议就诊科室:

  • 肿瘤科
  • 血液科
  •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骨髓抑制?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史、放化疗史、临床表现、查体、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等结果,确诊骨髓抑制并不难。

  • 肿瘤患者有接受靶向治疗、化疗或放疗等治疗的历史。
  • 血常规。能快速反映外周血内各类细胞情况而被广泛用于诊断感染及血液系统疾病。
  • 骨髓穿刺活检。通常是评估各种造血或非造血系统疾病的精确方法,通过观察骨髓内各细胞的形态、数量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以评价骨髓组织结构及观察骨髓基质的改变情况。对于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骨髓穿刺活检还可确认骨髓损伤程度。
  • X 射线或电脑扫描 CT。不同组织成分对X线的衰减程度不同,CT 和 X 线摄影对累及骨髓的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
  • 磁共振 MRI。骨髓由红骨髓、黄骨髓、骨成分和支撑系统组成。MRI 具有软组织分辨能力强、空间分辨率高及脉冲序列种类丰富的优势,不仅可以鉴别红骨髓和黄骨髓,也可早期显示骨髓病变和评价骨髓功能。
  • 骨髓核素扫描。可以全面、动态观察骨髓造血情况,已广泛用于评估放化疗对骨髓的损伤程度、检测髓外造血、骨髓活检定位和骨髓疾病的诊断和分期。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具有高对比度和高空间分辨率,且能对放射性核素摄取进行准确定位和定量测量,不仅广泛应用于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也已成为评估红骨髓功能和累及骨髓的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检测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症状出现多久了?
  • 是否有其他病史?
  • 患何种肿瘤,是否携带了全部的前期治疗资料,接受了哪些治疗方案?用药或停药时间多久了?
  • 有便血或咯血的情况出现吗?
  • 肿瘤疾病近期有复查吗?

患者可以咨询哪些问题?

  • 骨髓抑制是什么?能治好吗?
  • 什么原因导致我出现骨髓抑制?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是我在用的哪些药可能导致的这种情况?要吃哪些药改善这种状况?治疗骨髓抑制的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国内哪些医院治疗这个疾病的经验最好?

日常

接受放化疗的人群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就诊。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在接受放化疗期间,应做好防护隔离措施(如: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与任何患有可传播疾病的患者接触,避免发生感染而影响治疗。
  • 生活中若发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或出血难以止住的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 在患有其他疾病需要使用药物前,先去医院咨询用何种药物及药物用量,杜绝随意用药。

骨髓抑制介绍

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也称为“骨髓功能抑制”,是放化疗或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导致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活性下降,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的减少[1][2]

  • 大多数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临床上常用的铂类、紫杉醇类、氟尿嘧啶等,常常造成血细胞不同程度的减低,严重者还可出现出血、贫血、感染或死亡。
  • 骨髓抑制分级:
    • 0 度:中性粒细胞 ≥2.0×109/L,白细胞 ≥4.0×109/L;
    • I 度:中性粒细胞(1.5-1.9)×109/L,白细胞(3.0-3.9)×109/L;
    • Ⅱ 度:中性粒细胞(1.0-1.4)×109/L,白细胞(2.0-2.9)×109/L;
    • Ⅲ 度:中性粒细胞(0.5-0.9)×109/L,白细胞(1.0-1.9)×109/L;
    • Ⅳ 度:中性粒细胞<0.5×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
  • 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低,可出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出血、便血、尿血、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瘀血,关节肌肉疼痛、虚弱感强等;贫血,可表现为稍有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眼睑、皮肤、甲床、口腔、牙龈苍白;白细胞低,易出现伤口化脓、肿胀、发红,易感冒等。
  • 目前临床上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主要药物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如外周血多系或单系的下降,这会使临床医师被迫推迟化疗疗程,影响疾病疗效,严重者还会出现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 恶性肿瘤患者在第一个化疗周期时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对老年人或有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史、无抗菌药物预防史、营养不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预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 在放化疗过程中及时检测血液指标,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美国骨髓抑制治疗

主要是在解除基础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3][4][5]

药物治疗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推荐,恶性肿瘤患者在第一个化疗周期时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合老年人或有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史、无抗菌药物预防史、无营养不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 吗啡酸片:吗啡酸片的主要成分为咖啡酸,属于酚酸类化合物,是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应对放化疗的肿瘤患者的白细胞减少方面有明显效果。
  • 提升白细胞类药物:常用维生素 B4、鲨肝醇、碳酸锂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刺激白细胞的生成、促进造血,从而使白细胞的数量增加。但是,缺点是起效缓慢、疗效欠佳。

输注血小板和浓缩白细胞等血液成分

  • 放化疗中最常见的骨髓抑制是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重度骨髓抑制还会引起出血和严重感染。输注血小板和浓缩白细胞,可以预防严重感染和出血。
  • 但是,长期、反复输血或血液成分会使患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感染的风险增加,还会引起患者体内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会缩短患者的存活时间,而且还有增加肿瘤复发可能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他治疗方法

  • 中药、针灸:在正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导致骨髓抑制的因素

放疗的射线和某些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也会杀死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血液和骨髓系统的癌症导致血细胞无法正常生成;骨髓内的转移癌也会导致骨髓中的正常细胞死亡或丧失它们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血细胞计数异常,导致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化疗: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分化产生血细胞,化疗药物,如:硫唑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杀死骨髓中的许多细胞,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 放射治疗:在接收大面积放射治疗时,尤其是骨盆、腿部和躯干等部位,射线会导致部分骨髓内细胞丧失其正常功能,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 血液和骨髓系统的癌症白血病,会导致骨髓内细胞失去原有正常功能,使得正常的血细胞无法产生,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 骨髓内的转移癌:癌细胞从原有部位脱离出来,扩散到骨髓。癌细胞会取代骨髓中的其他细胞,使得骨髓难以产生正常生理所需的血细胞,同时肿瘤本身也会释放细胞因子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如 γ-IFN),从而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哪些人容易患骨髓抑制?(危险因素)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

  • 正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分化产生血细胞,化疗药物(如:硫唑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杀死骨髓中的许多造血细胞,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 正在接受放射治疗的人,在接收大面积放射治疗时,尤其是骨盆、腿部和躯干等部位,射线会导致部分骨髓内细胞丧失其正常功能,导致血细胞计数的异常。
  • 患有血液骨髓系统等相关疾病的人群,因原有疾病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更容易出现骨髓抑制。
  • 压力。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也会导致病情进展。

骨髓抑制症状

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的降低。

骨髓抑制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骨髓抑制的常见症状包括:    

  • 白细胞计数低:体温高于 38 度,发冷,出汗,寒颤,易发生感染,伤口易发红、肿胀、化脓,易感冒,口腔溃疡等。
  • 红细胞计数低:眩晕,易疲倦(难以完成日常活动),胸痛,呼吸急促,昏昏欲睡,皮肤、甲床、牙龈、眼睑苍白。
  • 血小板计数低:皮肤瘀血,出血不易凝血,经期大量出血,自发性出血,咖啡色呕吐物,血便,头晕头痛、视物困难或复视,虚弱感强,关节肌肉痛。

骨髓抑制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 感染:白细胞计数低,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会易感染,即使是轻微感染也会影响化疗进程,严重的感染可导致死亡。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皮肤黏膜、肛周、会阴、尿道以及各种管道、引流管放置处,也可伴有口腔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继发感染。
  • 贫血红细胞计数低会出现贫血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气短和易疲倦。贫血不仅使患者的全身情况较差,还会降低放疗和化疗的效果。
  • 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会导致凝血功能差,患者可有皮肤、黏膜出血,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度危险性。

骨髓抑制预防

预防应用和尽早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助于减少骨髓抑制的出现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营养的饮食,避免压力,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
  • 高危人群,应定期复检相关血液指标,若出现新的症状及时就医,听取医生治疗意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 恶性肿瘤患者早期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大大降低感染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对有相关病史或高龄老人等危险因素,且无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禁忌证的人群,应考虑预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大大增加临床获益。
  • 不同的肿瘤治疗方案可能会减轻骨髓抑制,可通过具体咨询专科医师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中药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属于中医“内伤发热”、“外感发热”、“血证”或“虚劳”范畴,笔者认为,化疗后可以就诊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正规的中医科,医生可能会考虑以健脾补肾的原则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6][7][8]

美国日本医生

Alfred Guirguis DO
经验:11-20年
Amir Borhani MD
经验:11-20年
Sandra Bohling MD
经验:11-20年
Yelena Janjigian MD
经验:11-20年
James Mangan MD
经验:11-20年
Azadeh Carr MD
经验:11-20年
Sara Shorter MD
经验:11-20年
Amy Cook MD
经验:11-20年
Shermann Singleton MD
经验:11-20年
Scott Anderson DO
经验:2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