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免疫功能或造血功能缺陷的患者应该遵医嘱,准时复诊,监测血象指标。其他患者如果有感染频发,或感染长期无法缓解,或感染后进展特别迅猛,都应该尽早去医院接受诊治。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就能发现白细胞减少,有时还需要根据病史和其他检查来明确病因。
伴有免疫功能或造血功能缺陷的患者都应该遵医嘱,准时复诊,监测血象指标,及早发现,及早处置。
由其他因素继发的白细胞减少往往会导致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可能引起感染频发,且病情严重,常规方案难以治愈。此时,患者最好尽早去医院接受诊治,明确根本的致病因素,以便于医生对症施治。
医生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查和询问病史来初步判断病情。
医生可能还会建议做一些辅助检查来最终确诊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的病因,例如: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改善饮食习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适度锻炼,讲究卫生,外出或就医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感染风险。
人体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具有不同类型的细胞群体所构成,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随血流循环分布全身,各司其职,发挥免疫活性,监控、识别、杀灭入侵的病原体或自身的变异细胞。
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是指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降低至一定标准之下,较易发生感染的状态。依据中国的临床诊断标准,成人是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 4.0×109/L,10~12 岁的儿童是低于 4.5×109/L,小于 10 岁的儿童则是低于 5.0×109/L。假如患者并非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白细胞减少,而是由其他因素诱发,例如疾病、药物、营养不良等,则称之为继发性白细胞减少或获得性白细胞减少(Acquired leukopenia)。
医生首先要去除病因,停用致病药物或尽快控制原发病。假如患者的感染较为严重,则需要同时开展相应的抗感染治疗,避免其进一步恶化。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的治疗重点在于及时去除和控制根本病因,并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
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刺激骨髓干细胞加快生成粒细胞,从而有利于重症患者尽早恢复其免疫功能。
如果白细胞减少是由合并的血液系统疾病所引发,那么在条件允许时,应该尽早接受干细胞移植,以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
白细胞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当疾病或药物严重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或损伤、破坏大量白细胞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白细胞减少。临床常见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免疫病,血液系统疾病,各种病原体感染,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等。
临床患者出现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的主要病因:
克罗恩病;
抗生素,例如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甲硝唑和利奈唑胺等;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例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精神科药物,例如氯氮平、安非他酮;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会明显上升: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明显症状,假如患者所处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完全可能维持现有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源自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就是发烧、咽痛、头痛等症状。由于缺乏足够的白细胞,感染可长驱直入,迅速扩展,甚至引起致命的危重病情。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会造成患者处于易发感染的高危状态,但它并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症状。
只有患者在受到感染后,由于体内缺少各种白细胞的免疫监控、识别和杀灭作用,病情往往较为严重,进展快速且难于缓解。常见的症状包括: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务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否则各种病原体将会频繁入侵,或在患者体内长期肆虐,引发各处器官组织的感染,并可能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感染将迅速扩展至全身各处:
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能受到罕见类型病原体的感染,这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将是极大的挑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排查,病情恶化、进展的风险也会更大。
继发性白细胞减少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由于药物治疗诱发者,往往难以预防。部分患者由原发病所致,则可以通过加强疾病管理来预防白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