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很严重。因此,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及早排查发现病变。
诊断食管癌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抽血检查。食管癌的相关检查包括:
1. 诊前筛查
(1)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其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上述标志物水平明显异常,可能表示有肿瘤的存在,对食管癌的筛查、疗效及预后评判有一定的价值。
(2) 影像学检查:
(3) 内镜检查:医生将内镜(一根发光的细管)从喉咙插入食管进行检查,还可通过内镜的超声探头发射声波,来获取肿瘤累及邻近组织的详细情况。
(4) 活组织检查:内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从患者的食管中取出细胞或组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
2. 常规抽血检查:用于检查身体总体状况,既可用于早期筛查,也作为能否进行手术或放化疗治疗的参考。
3. 鉴别检查:主要是感染筛查(抽血时用红色或浅黄色管),主要用于鉴别感染性疾病和癌变,以免造成误诊。
4. 术前检查:这一过程也称为“分期”,目的是探明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转移情况,医生会根据分期,来制定治疗计划。
获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多数人都会陷入心理危机状态。最初的两三个月,患者可能会拒绝承认病情,出现沮丧、抑郁、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好好照护:
1. 营养方面:在疾病早期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鸡汤、牛奶、米粥等);
2. 疼痛方面
(1) 学会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自我放松术、催眠术、听音乐等。患者的情绪可能会比较焦躁,家属要用心帮助他/她一起放松下来,别不耐烦;
(2) 疼痛剧烈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3. 活动方面:适度动起来,比如,下床走走、到公园散步、打太极拳等。
4. 情绪方面:亲人应多鼓励安慰患者,让其正视疾病,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忘却疾病的烦恼,逐渐回归社会。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就是发生在食管、来源于食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全球第五位,占到 55% 左右。 2018 年,中国食管癌预计新发病例数为 30.7 万,发病率排在第六位;病死数预计为 28.3 万人,位居第四位[1]。
食管癌发现得越早,治疗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内镜下切除术、放疗、化疗,以及一些新兴疗法。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 ( NCCN ) 指南进行如下治疗推荐[2]:
内镜下非切除治疗:
(1) 光动力疗法,先注射一些光敏感性的化学物质,它们会主动聚集到癌细胞周围。随后,医生通过内镜下的激光发射器,照射肿瘤病灶,激活这些“先头部队”的杀伤作用,对癌细胞进行“突袭”。
(2) 射频消融治疗,在内镜下发射一种射频能量,可定向攻击癌细胞,主要用于治疗早期食管癌。
1. 靶向治疗。通过一些小分子药物,针对癌细胞上的“靶点”,对其进行精准杀伤的新疗法。食管癌的潜在靶向药主要有两类:
2. 免疫疗法。能激活被癌细胞“踩了刹车”的免疫细胞,将全身免疫系统的机能调动起来,攻击癌细胞。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为 43%,局部转移患者为 23%,全身转移患者为 5%。
在内部和外界多种因素的不断刺激下,正常食管组织细胞经历了反复的损伤、修复过程,基因突变不断累积,逐渐形成鳞状上皮增生和柱状上皮化生。简单说,食管原本正常存在的鳞状上皮细胞,逐渐被异常的柱状上皮细胞取代,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癌细胞。当这些刺激达到一个“临界点”,细胞就会不受控制地“疯长”,变成癌组织。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但食管癌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而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尤其是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1. 典型症状
(1) 早期
(2) 中晚期
2. 其他症状
(1) 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
(2) 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 转移和扩散:这是食道癌危害中比较严重的一种。随着肿瘤的不断侵润,癌细胞可能会扩散到食管壁,超出其范围后,还可能继续侵犯临近组织器官。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量减少或不能进食、消耗增加有关。
3. 体液不足:与吞咽困难、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4. 出现焦虑障碍,这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5. 可能会出现的潜在的继发疾病,例如肺不张、肺炎、吻合口瘘、乳糜胸等。
大量数据告诉我们,食管癌是可以预防的。您可以做的主要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