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出现皮下、粘膜出血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相关症状,患者必须及早前往医院就诊,尽快查明病因[4]。临床医生通过观察体征和症状,询问病史、用药史,并结合血样和骨髓检测结果即可作出临床诊断[3][4]。血小板减少可能由不同的病因所致,部分病情凶险,临床病死率高。患者应及早查明病因,以便于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措施[3]。
如果出现以下的血小板减少相关症状,患者都有必要及早前往医院就诊[4]。
血液科
医生首先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询问近期用药情况、既往病史和家族史[3][4]。
实验室检查[3][4]:
患者日常应尽可能避免损伤和感染,同时注意用药安全,最好停止饮酒[4]。
根据 2016 年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制定的专家共识,原来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疾病,现已更名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ogenic Thrombocytopenia,PIT)。这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 1/3,是临床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年人中的年发病率为每 10 万人中约有 5~10 例,其中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应答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监测总体健康状况,检查血小板水平。儿童患者通常未经治疗即可自行好转[1][4]。
随着患者年龄上升,大多数患者最终都需要接受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脾脏切除[1][4]。
治疗首选方案为糖皮质激素和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二线治疗方案包括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1][4]。
大剂量地塞米松
泼尼松
患者的紧急治疗
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脾切除术前准备
妊娠或分娩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发病机制是患者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攻击自身体内的血小板,由此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2]。临床常见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风险因素是性别和年龄[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其中的关键机制可能是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减少[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少数重症患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有些患者伴有明显的乏力症状。不过,另有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没有出血症状[1]。病情可由于感染等因素而骤然加重,出现全身性的广泛、严重出血,若颅内出血或有生命危险[3][4]。医生会特别关注怀孕患者,预防分娩时的大出血风险[4]。
典型临床特征包括[3]:
由于具体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方法预防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