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当人体的血管受到创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粘附在破损部位,一边开始封堵缺口,一边通过凝血因子发出信号启动后续的凝血过程。随之就会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缠绕于缺损部位,形成血凝块(即血栓),以利于更有效的止血。相应的,血液内的蛋白C则会与血栓调节蛋白等结合,适时启动强效的抗凝机制,以免凝血功能过度活跃,导致血管栓塞。当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中蛋白C的含量或活性显著降低时,人体内的止血、凝血机制就可能失衡,形成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Congenital Protein C Deficiency)。1981年,美国血液学专家Griffin首次报告了伴有此项遗传病的家族,并指出蛋白C缺陷与静脉栓塞反复发作之间具有相关性。该病的严重程度呈现极大差异,其中致死性的重症患者非常罕见(约1/500000~1/750000),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则更为常见(约1/200~1/500)。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要父母任一方患病,下一代中就有1/2的发病率。人体的染色体通常为成对编组。假如父母双方均携带致病基因,而患者的1对染色体上同时遗传了2个致病基因,那就可能造成致死性的危重症状。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发病年龄、发病位置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症状多为浅表静脉血栓性炎症和下肢深静脉栓塞,若未及时控制,可引发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医生在治疗静脉血栓的同时,如果发现疑似凝血功能异常,则会通过病史、家族史、用药史,以及详细的血液检查来逐步排查是否为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一般不推荐无症状或病情轻微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因为在缺少监测的条件下,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相较而言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医生会在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接受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给予低强度的预防性抗凝治疗。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开始抗凝治疗时不能单用华法林,应该首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用药。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为了更好的降低血栓风险,应该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确保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预防感染,尽快戒烟。
血液

就医

当静脉栓塞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身体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疼痛或瘀斑,患者务必及时就医。待血栓病情得到控制后,如果怀疑患者伴有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血液检查来评估病情,有时还需基因检测才能明确致病机制,以便于开展疾病管理。

哪些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患者如果已经在身体不同部位形成静脉血栓,就可能表现出各种相应的明显症状(详见“症状”),就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注意:肺栓塞具有致死性风险,而它的症状与突发性心脏病也非常类似,因此只要出现此类症状就应该立刻前往综合性医院接受急诊救治。若患者病情危重,周围的人必须即刻拨打急救电话,此时“时间就是生命”。

就诊科室

  • 外科
  • 儿科
  • 呼吸科
  •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

在静脉血栓急性发作期,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医生会首先根据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询问的内容包括:

  • 患者或其家庭成员的病史。但大多遗传性蛋白C缺陷者一生中并不发现血栓,故病史和家族史的诊断意义相对较小,诊断主要需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 正在服用的药物或接受的治疗;
  • 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
  • 怀孕、分娩、产褥期的具体情况。

当静脉栓塞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医生对仍无法确诊的疑似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者还会进行详细的筛查来最终确诊。此类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

  • 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中还有确诊的静脉栓塞患者;
  • 静脉栓塞反复发作;
  • 静脉栓塞发病年龄 <50 岁;
  • 少见部位(例如腹部或脑部)发生静脉栓塞;
  • 无明显诱因发病;
  • 女性在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时发生静脉栓塞;
  • 女性既往反复出现流产、死胎等,无法成功孕育后代。

以下各项实验室检测将有助于鉴别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最终得出确诊结果:

  • 血常规检查:分离、观测血液中各类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 凝血四项: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凝血功能是否存在障碍。
  • 抗凝蛋白检测:抗凝蛋白缺陷是导致中国人群发生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检测内容包括抗凝血酶、蛋白 C、蛋白 S 的活性及其抗原水平。

为了确诊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 以前是否也发生过静脉栓塞?
  • 假如以前也有发病,能否大致描述发病和诊疗过程?
  • 目前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
  • 是否正在使用药物治疗?
  • 近期是否接受过手术?
  • 日常是否有烟酒嗜好?是否经常运动?
  • 既往是否有怀孕、分娩?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 近期分娩的妇女在产褥期是否长期卧床?
  • 家庭成员中是否还有人也确诊为静脉栓塞?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我的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我的情况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 您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案?还有其他替代方案吗?
  • 我还存在其他疾病,同时用药是否会有毒副作用?
  • 今后是否还会引发静脉栓塞?
  • 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日常

伴有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患者应该改善生活方式:尽快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预防感染。

为了降低血栓风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尽快戒烟:避免香烟的毒素对血管和血液系统的持续伤害。
  •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 控制糖类和脂类摄入;
    • 增加蔬菜、水果和坚果。
  • 避免严重创伤:参加激烈的对抗性运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 适量运动:
    • 每天进行 20~30 分钟的慢跑或散步,促进腿部和全身的血液流动。
    • 长途旅行或工作、学习的间歇,最好每小时起身运动一下,舒展身体和四肢。
  • 患者或产妇最好尽快下床走动:
    • 卧病在床或接受手术后应该尽早下床走动。
    • 如果暂时无法下床,可以进行腿部的肌肉锻炼,由此促进腿部的血液流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原体感染: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混用餐具;
    • 传染病高发季节,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应带好口罩。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介绍

当人体的血管受到创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粘附在破损部位,一边开始封堵缺口,一边通过凝血因子发出信号启动后续的凝血过程。随之就会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缠绕于缺损部位,形成血凝块(即血栓),以利于更有效的止血。相应的,血液内的蛋白C则会与血栓调节蛋白等结合,适时启动强效的抗凝机制,以免凝血功能过度活跃,导致血管栓塞。

当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中蛋白C的含量或活性显著降低时,人体内的止血、凝血机制就可能失衡,形成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Congenital Protein C Deficiency)。1981年,美国血液学专家Griffin首次报告了伴有此项遗传病的家族,并指出蛋白C缺陷与静脉栓塞反复发作之间具有相关性。该病的严重程度呈现极大差异,其中致死性的重症患者非常罕见(约1/500000~1/750000),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则更为常见(约1/200~1/500)。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要父母任一方患病,下一代中就有1/2的发病率。

  • 人体的染色体通常为成对编组。假如父母双方均携带致病基因,而患者的1对染色体上同时遗传了2个致病基因,那就可能造成致死性的危重症状。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发病年龄、发病位置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症状多为浅表静脉血栓性炎症和下肢深静脉栓塞,若未及时控制,可引发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

  • 医生在治疗静脉血栓的同时,如果发现疑似凝血功能异常,则会通过病史、家族史、用药史,以及详细的血液检查来逐步排查是否为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 一般不推荐无症状或病情轻微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因为在缺少监测的条件下,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相较而言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 医生会在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接受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给予低强度的预防性抗凝治疗。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开始抗凝治疗时不能单用华法林,应该首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用药。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为了更好的降低血栓风险,应该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确保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预防感染,尽快戒烟。

美国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治疗

医生一般不推荐无症状或病情轻微的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开展长期的抗凝治疗,只需在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接受短期的预防性低剂量抗凝治疗即可。重度蛋白C缺陷患者,则需要长期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蛋白C浓缩剂。

如何治疗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血栓风险。

  • 一般患者只需要在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开展预防性治疗即可。常见方案为:
    • 低剂量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5000U,每天2~3次;用药1~2周。
    • 输注蛋白C浓缩剂:例如Ceprotin或Protexel。
  • 医生一般不推荐无症状或病情轻微的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开展长期的抗凝治疗。
    • 在缺少监测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可导致出血风险,反而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 如果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的静脉栓塞病情非常严重或反复发作,医生会酌情给予长期抗凝治疗。
    • 起始阶段首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华法林,大约一周后即可单用华法林。
    • 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每个月定期复诊,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据此调整用药剂量。
  • 染色体携带1对致病基因的重度蛋白C缺陷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替代治疗:
    •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 输注蛋白C浓缩剂;
    • 国外研究报告,此类患者如果有条件接受肝移植手术,或许有望实现病情长期缓解。

注意事项

当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时,务必遵医嘱定期复诊,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创伤、出血。

导致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因素

多数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患者的蛋白C含量及活性同时下降,另有少部分则仅表现为蛋白C的活性下降。无论何种形式,都会干扰体内凝血机制的动态平衡,导致血管栓塞风险上升。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蛋白 C 调控“凝血~抗凝”的动态平衡:人体的止血、凝血机制有助于封堵血管损伤,但对其也要有相应的调控,否则就很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液内的蛋白 C 就直接参与了“凝血~抗凝”的动态调控体系。当蛋白 C 丧失生物学活性或含量显著下降时,整个机制就会失衡,凝血作用失去了重要的制约因素,进而造成易发血栓的高危状态。
  • 遗传性蛋白 C 缺乏症是由 PROC 基因突变所致,该基因编码了蛋白 C 的组成成分。
    • 体内的功能性蛋白(例如蛋白 C)需要根据基因编码,由正确的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装配合成之后,才能发挥其活性。
    • 假如编码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装配过程中的组装模块就会出现差错,最终无法合成整个蛋白或产生没有功能的次品。

遗传性蛋白 C 缺乏症主要有 2 种临床类型:

  • Ⅰ型:血液中蛋白C的含量和活性同时显著降低;
  • Ⅱ型:血液中蛋白C的活性显著降低,含量保持正常水平。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 人体内的染色体均为成对编组,共有 23 对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指只要成对的染色体中有 1 条带有致病基因,个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疾病症状。
  • 只要父母任一方患有蛋白 C 缺陷症,下一代就会有 1/2 的发病率。临床多数患者都是携带 1 个致病基因,血液中蛋白 C 的活性约为正常值的一半左右。
  • 假如父母双方均带有致病基因,则下一代中有 1/4 的几率同时获得 2 个致病基因,可导致血液中蛋白 C 的活性远低于正常值,甚至几乎完全消失,从而引起重度蛋白 C 缺乏症,伴有致死性的危重血栓症状。这一现象在临床非常罕见,也可能是胎儿尚未出生就已经死亡。

哪些人容易出现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

  • 家族病史:有家庭成员确诊为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新生儿的发病风险较高。
  • 近亲结婚的后代发生危重症状的风险显著升高:假如家族遗传中带有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将会使得下一代获得双重致病基因的几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致命性的危重症状。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症状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是一种血栓易发的高危状态。只有当血管栓塞形成之后才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某些患者还可能反复发作,病情危重者将有致命风险。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是一种易发血栓的高危状态。如果患者尚未形成血栓,其临床表现就和正常的健康人没有差异。只有血栓形成之后,才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患者绝大多数仅携带 1 条致病基因,病情相对较轻,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主要的症状包括:

  • 浅表静脉血栓性炎症
    •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
    • 可能触及皮下血管中条索状硬块。
  • 四肢深静脉血栓(DVT)
    • 通常仅为单侧腿部发病;
    • 腿部的皮肤、肌肉有明显的红、肿、热、痛;
    • 尤其在用力时,疼痛会更加严重。
  • 肺栓塞:静脉栓塞经由血管转移至肺部
    • 胸部或上背部疼痛;
    •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 干咳,可伴有咳血或血痰;
    • 头晕目眩;
    • 大汗淋漓;
    •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 脑部静脉栓塞
    • 突发性剧烈头痛
    • 面部或四肢突然感觉无法用力;
    • 头晕目眩;
    • 视力或语言障碍。

假如父母双方都带有致病基因,并且同时遗传给下一代,那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极有可能胎死腹中。
  • 新生儿出生后,可出现爆发性紫癜,有致死风险:
    • 全身性的红紫色斑块;
    • 皮肤组织坏死;
    • 手指或脚趾出现缺血性坏疽
    • 寒战、高热;
    • 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 休克。

遗传性蛋白 C 缺陷症有哪些危害?

患者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血栓风险,可引起各种严重的临床危害:

  • 静脉栓塞反复发作:增加全身各器官的血栓并发症风险,并对静脉血管的结构、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患侧腿部肿胀、疼痛、瘙痒、痉挛,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还可能伴有跛行。
  • 肺栓塞可诱发各种致命的并发症,例如心衰、休克、猝死。
  • 眼静脉栓塞:可能造成失明。
  • 华法林诱导皮肤坏死:患者使用华法林后,短期内可出现局部皮肤肿痛、瘀斑,病变部位边界清晰,炎症反应不断加重,最终导致皮肤组织坏死。
  • 女性可出现反复流产或死胎。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预防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基因缺陷导致,个体无法预防其发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详见“日常”),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美国日本医生

Romney Miller MD
经验:11-20年
Manuel Betancourt-Ramirez MD
经验:11-20年
David Kaczor MD
经验:11-20年
Rajesh Swaminathan MD
经验:11-20年
Allen Alvarez MD
经验:11-20年
Javed Ashiq MD
经验:11-20年
Nathan Cobb MD
经验:11-20年
Lesa Brookes MD
经验:11-20年
Frederick Arndt MD
经验:11-20年
Nicol Bush MD
经验:1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