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是一种易发血栓的高危状态。只有当血管栓塞形成之后才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某些患者还可能反复发作,病情危重者将有致命风险。
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是一种血栓易发的高危状态。如果患者尚未形成血栓,其临床表现就和正常的健康人没有差异。只有血栓形成之后,才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
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患者绝大多数仅携带 1 条致病基因,病情相对较轻,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主要的症状包括:
假如父母双方都带有致病基因,并且同时遗传给下一代,那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患者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血栓风险,可引起各种严重的临床危害:
此外,女性可出现反复流产或死胎。
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是基因缺陷导致,个体无法预防其发生,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详见“日常”),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当静脉栓塞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身体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疼痛或瘀斑,患者务必及时就医。待血栓病情得到控制后,如果怀疑患者伴有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血液检查来评估病情,有时还需基因检测才能明确致病机制,以便于开展疾病管理。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患者如果已经在身体不同部位形成静脉血栓,就可能表现出各种相应的明显症状(详见“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不是通过自我诊断或休息静养就能解决的,务必首先到医院就诊。
注意:肺栓塞具有致死性风险,而它的症状与突发性心脏病也非常类似,因此只要出现此类症状就应该立刻前往综合性医院接受急诊救治。若患者病情危重,周围的人必须即刻拨打急救电话,此时“时间就是生命”。
在静脉血栓急性发作期,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医生会首先根据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可能询问的内容包括:
当静脉栓塞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医生对仍无法确诊的疑似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者还会进行详细的筛查。此类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
以下各项实验室检测将有助于鉴别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最终得出确诊结果:
伴有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的患者应该改善生活方式:尽快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预防感染。
当人体的血管受到创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粘附在破损部位,一边开始封堵缺口,一边通过凝血因子发出信号启动后续的凝血过程。随之就会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缠绕于缺损部位,形成血凝块(即血栓),以利于更有效的止血。相应的,血液内的蛋白S则会适时激活相关功能蛋白,启动强效的抗凝机制,以免凝血功能过度活跃,导致血管栓塞。
当基因突变导致血液中蛋白S的含量或活性显著降低时,人体内的止血、凝血机制就可能失衡,形成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Congenital Protein S Deficiency)。1984年,美国血液学专家陆续发表了针对伴有该遗传病家族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蛋白S缺陷与静脉栓塞反复发作具有相关性。该病的严重程度呈现极大差异,其中致死性的重症患者非常罕见,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则更为常见(约1/500)。
医生一般不推荐无症状或病情轻微的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患者开展长期的抗凝治疗,只需在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接受短期的预防性低剂量抗凝治疗即可。重度蛋白S缺陷患者,则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治疗。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的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血栓风险。
当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时,务必遵医嘱定期复诊,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创伤、出血。
多数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患者表现为血液中的蛋白S含量显著下降。缺少了蛋白S的抗凝活性,体内凝血机制的动态平衡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可能导致血管栓塞风险上升。
遗传性蛋白 S 缺乏症主要有 3 种临床类型:
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