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涉及所有的颅神经、颅内供血动脉和回流静脉以及重要脑功能区,如脑干和下丘脑等;因此,每个部位肿瘤的临床表现不一,大体有以下症状:
- 颅神经损害表现,如:嗅觉、视力、听力、面部感觉减退甚至丧失。
- 脑功能区受压表现,如下丘脑受压可有多饮、多尿、嗜睡等症状,脑干受压可有锥体束征等表现。
- 肿瘤侵犯颅内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颅内压增高表现等。
- 肿瘤膨胀生长或侵犯颅底及周围相关结构和组织,出现外观变化及疼痛。
颅底肿瘤基本上有三种来源,即颅腔内脑底部硬脑膜内外和颅神经、颅底骨本身以及颅底骨下方组织。
不同部位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同。
眶内和眶颅沟通性肿瘤
常见有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血管源性肿瘤、皮样囊肿、肉瘤' target='_blank'>横纹肌肉瘤、泪腺上皮性肿瘤、良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等。通常有以下表现:
- 单侧眼球突出,一般两眼突出度相差超过 3 毫米才能确定为病理性突眼。
- 视力、视野和眼底改变:视神经的原发肿瘤和侵犯及压迫视神经的肿瘤,都可造成患者视力障碍,可有患侧视力下降甚至严重失明、视野缩小,眼底早期血管充血,静脉增粗,晚期有视乳头萎缩表现。
- 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
- 肿瘤累及眶上裂或眶尖部,可出现眶尖综合征和眶上裂综合征:眼部疼痛、眶压增高、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眼球固定、眼部和前额感觉减退、丧失等表现。
鼻颅沟通性肿瘤
常见有鼻窦乳头状瘤' target='_blank'>内翻性乳头状瘤、上颌窦恶性肿瘤、筛窦恶性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膜瘤等。通常有以下表现:
- 鼻部症状: 常有鼻塞、鼻出血、涕中带血、鼻漏、嗅觉减退等表现。
- 眼部症状: 常有流泪、复视、突眼、斜视、视力减退、眶周包块等表现。
- 面部症状: 常有面部麻木、疼痛、面颊肿胀、牙痛、牙松动、张口困难表现。
- 颅内压增高及局灶症状: 晚期出现,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精神异常等。
- 耳部症状:常有耳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为肿瘤阻塞咽鼓管咽口所致。
前颅底肿瘤
常见有脑膜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等。通常有以下表现:
- 嗅神经损害: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
- 视神经损害:常为鞍结节脑膜瘤的首发症状,可出现视力减退或丧失,视野缺损。
- 额叶症状:常有兴奋、欣快、淡漠、记忆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等表现。
- 颅内压增高表现:可出现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晚期可出现 Foster-kennedy 综合征(因肿瘤压迫一侧视神经,引起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及对侧视乳头水肿)。
- 局部骨隆起:为肿瘤外突所致。
中颅底肿瘤
常见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视神经胶质瘤、视交叉部胶质瘤、腺瘤' target='_blank'>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上生殖细胞瘤、脑膜瘤、颞下窝肿瘤、蝶窦肿瘤、中耳癌、胆脂瘤等。通常有以下表现:
- 视神经损害:视力减退或丧失,视野缺损等。
- 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紊乱、闭经、性欲减退、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多饮、多尿、肥胖等。
- 下丘脑损害:患者体温低、嗜睡、尿崩,可出现精神症状等。
- 垂体功能低下: 肿瘤压迫垂体前叶所致。
- 颅内压增高:肿瘤向上生长侵犯第三脑室,导致颅内压增高。
- 颅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感觉减退、面瘫等。
- 脑干表现:瘫痪、意识障碍等,是肿瘤向后生长压迫脑干所致。
- 脑脊液鼻漏和感染:肿瘤向下生长入蝶窦、鼻腔和鼻咽部所致。
- 癫痫:主要为颞叶癫痫。
- 颞下窝症状:耳部或眼部疼痛、张口困难等。
-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肿瘤造成 Ⅲ、Ⅳ、Ⅵ 对颅神经麻痹所致。
- 耳部症状:耳部流脓、外耳道出血、耳聋、耳痛、听力减退等。
- 颈部淋巴结肿大:肿瘤发生转移所致,如中耳癌等。
后颅窝肿瘤
常见有听神经瘤、脑膜瘤、神经鞘瘤' target='_blank'>三叉神经鞘瘤、胆脂瘤、颈静脉球体瘤、表皮样囊肿(胆脂瘤)、皮样囊肿、脊索瘤、转移癌等。通常有以下表现:
- 颅神经损害症状:如听力减退或丧失、眩晕、耳鸣、面部感觉减退、麻木、面瘫、三叉神经痛、眼球外展麻痹、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
- 小脑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
-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等。
- 脑干受累表现:肢体活动无力、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
- 颈神经根损伤症状:上颈部疼痛、后脑部疼痛伴颈部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