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炎并不是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明确[2]。
巩膜炎也可由细菌(包括假单胞菌、真菌、分枝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所导致。此外,创伤、化学损伤或术后炎症也可引起巩膜炎。感染性巩膜炎主要发生在术后或创伤的眼睛中[3]。
也有一部分巩膜炎患者始终未能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
鉴于巩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疾,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确诊病情。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即可诊断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出现疑似巩膜炎的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与巩膜炎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科室包括:
巩膜炎通常是由眼科医师通过裂隙灯检查以及结合病史、症状来诊断。
巩膜是眼球坚韧的白色纤维状外壁层,它是一种结缔组织,从角膜边缘(俗称黑眼球)延伸到眼睛后方的视神经,使眼睛呈白色并起到保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巩膜炎是累及巩膜深部和整个巩膜组织的一种严重、破坏性、威胁视力的炎症反应,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常与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巩膜炎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眼部表现,所以对巩膜炎局部治疗的同时,通常还需要针对该疾病的系统治疗。表层巩膜炎经过有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深层巩膜炎,较难治愈,但通过及时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严重程度。
这些滴眼液通常是抗炎症的,如外用类固醇滴眼液或局部用非甾体类抗炎滴眼液。如果怀疑巩膜炎是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对没有发现伴随潜在全身性疾病的巩膜炎患者,根据病情往往需要同时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全身治疗。
一些新型的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抑制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也已经用于巩膜炎的治疗,特别是当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
巩膜炎患者若有发生眼球穿孔危险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巩膜移植术。
对于某些情况,进行局部的结膜下类固醇注射可能有助于巩膜炎的治疗,但这些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值得关注。
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探索中,如一种利用低水平电流来传递类固醇滴眼液以促进药物迁移到病变组织中的离子电渗疗法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