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原发性眼病的病情控制情况相关。积极治疗原发性眼病,控制其病情,可以有效预防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包括:
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可能是因为高眼压引起的视力下降或眼胀痛就诊,也可能是在原发性眼病就诊时发现眼压升高。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眼病史、眼外伤史和用药史)、眼科检查发现原发性眼病表现,以及眼压测量发现眼压升高,伴或不伴视野缺损,即可诊断继发性青光眼。
常用的眼科检查包括:
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健康生活,注意用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是指由眼部疾患、药物或全身疾病引起的,以眼压升高为特征的一组眼病,其病因往往比较明确。继发性青光眼也可以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是关闭还是开放,而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大类。由于继发性青光眼往往合并较为严重的原发病变,因此,其治疗常比原发性青光眼更为复杂,预后也相对较差。
原则上应该是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眼病的同时,对症处理高眼压。眼科医师需要根据原发性眼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继发性青光眼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两方面:患者眼压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和原发性眼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若原发性眼病病变较轻,病情易于控制,则继发性青光眼经降眼压对症处理后即可好转,预后较好。若原发性眼病病变严重,病情难于控制,则继发性青光眼往往不易控制,或者易于复发,预后也不甚理想。
任何引起眼内房水分泌过多或流出受阻的眼病,均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主要病因包括眼部炎症、眼外伤、白内障、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眼科手术、药物(特别是激素)和眼部肿瘤等。
具有上述原发性眼病的患者,均容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相应的继发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