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红斑狼疮,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什么是红斑狼疮?定义:红斑狼疮是一大类疾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人体免疫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人体免疫反应失常,免疫平衡失调,导致产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细胞免疫反应的疾病。免疫反应是指人体对于异己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正常的免疫反应对人体能起到保护作用。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无红斑狼疮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损伤发生部位,红斑狼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病变主要限于皮肤。皮肤型红斑狼疮按照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分为:狼疮特异性和狼疮非特异性两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变可累及多脏器和多系统,如肾脏、皮肤、心血管系统、肺部、神经系统等。红斑狼疮特异性皮肤损害分为: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包括局限型和泛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局限型和泛发型、疣状红斑狼疮、肿胀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冻疮样红斑狼疮)。不同的分类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发病的部位不同、症状不同、病因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也不相同。读者根据具体分类所提示的疾病,可查询具体词条,获取更多信息。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本类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神经系统等。会传染吗?本类疾病均不会传染。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治愈:这一类疾病均不能治愈。复发:由于无法治愈,所以无所谓复发。会遗传吗?本类疾病具有家族遗传风险。红斑狼疮很常见吗?不可一概而论。 皮肤型红斑狼疮并不常见。我国目前缺乏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 4.2/10 万,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 2 倍(5.8/10 万对 2.4/10 万),发病年龄分散在(30~69)岁之间。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皮肤型红斑狼疮相比,更为常见。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20/10 万~70/10 万人,女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在患病人群中,女性病人甚至占到 90%。

就医

当患者皮肤出现皮肤损害、黏膜损伤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由于涉及疾病众多,所以可能涉及多个科室。在此,将优先、重点就诊科室列如下: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肾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红斑狼疮?

大部分情况下,医生都需要结合各种诊断依据综合分析,其目标是:确定患者是“红斑狼疮”这一类疾病中的哪一种。

这些主要的诊断依据包括: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狼疮抗凝物检测、补体检测、尿常规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 问诊:询问与疾病相关的信息,询问相关病史,辅助确定病因,辅助诊断。
  • 查体:医生为患者做身体检查,主要是腹部的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为红斑狼疮,辅助诊断是红斑狼疮中的哪一类,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
    • 视诊:目的是判断患者的皮肤损害类型、分布部位、形状、大小等,同时了解关节肿胀情况,并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 触诊:目的是判断关节肿胀部位是否存在压痛等情况。
  • 辅助检查:最重要/常见的一些检查如下:
    • 血常规:目的是判断有无感染及贫血,通过查看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来判断。
    • 红细胞沉降率 (ESR) :目的是判断狼疮是否在活动期,通过查红细胞沉降率的数值判断。
    • 抗核抗体 (ANA) :目的是用于本类疾病的筛查。
    • 狼疮抗凝物检测:目的是查看患者是否有凝血异常,为诊断提供依据。
    • 补体检测:目的是测定机体免疫功能,通过补体数量来判断。
    • 尿常规:目的是查看是否出现肾损伤,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通过查看尿中蛋白和细胞来判断。
    • 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是判断患者皮肤损害的病理类型。

日常

在院外,红斑狼疮患者日常坚持治疗或恢复期,请关注以下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合理安排饮食及保持良好心态。

  • 密切观察病情:本类疾病有变化可能,如又出现皮肤损害、黏膜损伤等症状时,提示疾病可能变化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 定期复查:为了观察疗效和药物反应,更改药物或剂量,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需定期复诊。需要到医院复查。当然,由于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情况不同,所以具体的复查规律和检查项目请遵从医生的嘱咐。
  • 合理安排饮食:
    • 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加强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建议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和适量肉类。
    • 建议食用含有高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如牛奶、豆浆、深绿色的蔬菜等。
    • 患者同时患有其他高危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应该低盐低脂饮食。
    • 避免进食容易增加光敏感的食物,如香菜、芹菜、韭菜等。
  • 保持良好心态:本类疾病病情较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生活,患者心理负担较重,需要家人或朋友的正向引导、安抚及陪伴,树立生活的信心。

红斑狼疮介绍

  • 什么是红斑狼疮?
    • 定义:红斑狼疮是一大类疾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使人体免疫反应失常,免疫平衡失调,导致产生针对自身器官、组织、细胞免疫反应的疾病。免疫反应是指人体对于异己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正常的免疫反应对人体能起到保护作用。
  • 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
  • 红斑狼疮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损伤发生部位,红斑狼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 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病变主要限于皮肤。皮肤型红斑狼疮按照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分为:狼疮特异性和狼疮非特异性两类。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变可累及多脏器和多系统,如肾脏、皮肤、心血管系统、肺部、神经系统等。
    • 红斑狼疮特异性皮肤损害分为: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包括局限型和泛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包括盘状红斑狼疮、局限型和泛发型、疣状红斑狼疮、肿胀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冻疮样红斑狼疮)。
    • 不同的分类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发病的部位不同、症状不同、病因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也不相同。读者根据具体分类所提示的疾病,可查询具体词条,获取更多信息。
  •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本类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神经系统等。
  • 会传染吗?本类疾病均不会传染。
  •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 治愈:这一类疾病均不能治愈。
    • 复发:由于无法治愈,所以无所谓复发。
  • 会遗传吗?本类疾病具有家族遗传风险[1][2]
  • 红斑狼疮很常见吗?不可一概而论。
    • 皮肤型红斑狼疮并不常见。我国目前缺乏对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 4.2/10 万,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 2 倍(5.8/10 万对 2.4/10 万),发病年龄分散在(30~69)岁之间[3]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皮肤型红斑狼疮相比,更为常见。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20/10 万~70/10 万人,女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在患病人群中,女性病人甚至占到 90%[4]

美国红斑狼疮治疗

这一类疾病下属的具体疾病较多,治疗方案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讲,它们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2]

  • 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器官损伤。
  • 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等。目的是抑制炎症反应,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调整体内免疫反应,改善患者症状。
  • 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位患者情况不同,应依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主要考虑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器官是否损伤,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导致红斑狼疮的因素

红斑狼疮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是在遗传因素与病毒感染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疾病。

主要病因和高发人群

主要病因:

  • 病因是否明确:尚不明确。

高发人群:医学界的一些研究认为,有下述因素的人群得病的风险更高[1][2]

  • 遗传因素:红斑狼疮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些人生来就携带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工作的特殊基因,那他们后代遗传了这些基因后,发生红斑狼疮的概率也会高于正常人。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 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在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细小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最终会进展为红斑狼疮。例如嗜淋巴细胞性疱疹病毒与儿童患红斑狼疮具有相关性。
  • 化学物质暴露:化学毒素包括井水中的三氯乙烯和二氧化硅粉尘,可能引起自身免疫反应。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特定人群,如化学研究员,更容易引发本类疾病。
  •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紫外线,通常来自日光,可能会诱导人体产生红斑狼疮,或加重病情。经常在阳光或紫外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肼屈嗪、异烟肼、氯丙嗪等药物,可能会引发红斑狼疮。
  • 其他更多因素:不在此详述,更多信息请参阅具体疾病词条。

红斑狼疮症状

红斑狼疮是一大类疾病,皮肤损害是红斑狼疮的重要特征。其中,皮肤型红斑狼疮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全身,导致许多全身症状出现。但由于涉及疾病种类太多,情况复杂多样。在此仅列举出一些最常见的症状。

  • 皮肤损害:
    • 蝶形红斑: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有症状,皮肤损害以鼻梁为中心在两颧部出现红斑,两侧分布如蝶状,边界一般比较清楚,扁平或隆起。严重者可见有局部水肿,甚至出现水疱,炎症消退时可出现磷屑、色素沉着,大部分病例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5]
    • 盘状红斑:多见于面部、颈部及头皮,特征为分散的红色斑块,表面覆有鳞屑。
  • 黏膜损伤: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红斑糜烂或溃疡,可出现黄色分泌物,有疼痛感,常见于口唇。
  • 光敏感:主要表现为照射紫外线后会加重皮肤损伤,皮肤白皙的患者更为敏感。
  • 皮肤血管炎:
    • 淤点: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
    • 丘疹:可看到皮肤表面出现局部隆起,直径一般小于 0.5 厘米。
    • 结节:可在皮肤上触及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实质性皮肤损伤,结节初起时能触到而不能看见,以后逐渐增大而高出皮肤表面。
    • 网状青斑:皮肤出现紫红色、纹理较细的网状斑纹(大理石花纹样)。
    • 浅表溃疡:皮肤表面出现局部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脓液、痂皮等。
  • 其他:除此之外,这些疾病还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不在此详述。若需更多详细信息,请查询概述部分“分类/分型/分期”中提到的具体疾病。

红斑狼疮预防

造成红斑狼疮这类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不可一概而论,部分可以明确预防。预防原则是:积极治疗其他的肿瘤性疾病、避免有害环境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预防遗传因素。

  • 避免病毒感染: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运动,保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避免劳累、压力过大、熬夜等情况。
  • 避免化学因素:对于有危险的化学药物,一定密封好,做好警示标志。需要接触时要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帽、眼罩等。
  •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尽量不要长期服用肼屈嗪、异烟肼、氯丙嗪等药物。如病情需要不能停药,则需定期找医生复查,让医生根据病情及时调药。
  • 避免环境因素:避免长时间日晒,如因工作需要,务必做好全面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等。
  • 避免遗传因素:
    • 家族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人群,应首先避免以上可以改变的因素,平时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新生儿筛查:父母应该多观察新生儿身体情况,可以给新生儿和患病的父母同时抽血检测是否有相同的致病基因。

更新信息:

更新时间:2021 年 03 月 13 日

感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 李虹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参与本文内容更新撰写

感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 李媛 副主任医师,参与本文内容更新审阅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