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慢性心力衰竭,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要,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射血分数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临界的慢性心力衰竭。按照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和继发性心肌功能受损。本病早期,通过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排血量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也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可以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健康饮食,戒烟,规律锻炼,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胸部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气虚乏力:在心衰早期,有些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气短和体力差,比如近一段时间运动耐量下降,很多患者在活动几分钟后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
  • 躺卧呼吸困难:有的心衰患者有时睡到半夜,躺着就会觉得透不过气、咳嗽,需要坐起来或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半坐立状态,呼吸才能感觉舒适。
  • 四肢水肿:有些患者会出现持续水肿,如脚和脚踝肿胀或体重增加,觉得连鞋都不合脚了,这也可能是由心衰引起的。

就诊科室

  •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心力衰竭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 血 NT-ProBNP(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和 BNP(B 型利钠肽)检测。
  • 胸部 X 线检查:可直观观察心脏的大小。
  • 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测量心脏各房室腔的大小,测定 EF 值(射血分数),评估心衰程度。
  • 临床症状、询问病史、查体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进行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 有没有直系亲属有类似病史?
  • 在服用哪些药物,有无效果?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我是怎么患上慢性心力衰竭的?能治好吗?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日常

生活管理

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保障。患者要充分休息,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活动和休息原则。

  • 心功能 Ⅰ 级患者,可不限制活动,但应增加午休时间。
  • 轻度心力衰竭(心功能 Ⅱ 级)患者,可起床稍事轻微活动,但需增加活动间歇时间和睡眠时间。
  • 中度心力衰竭(心功能 Ⅲ 级)患者,以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
  • 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 Ⅳ 级)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半卧位或坐位。
  • 对卧床患者应照顾其起居,方便生活。

饮食

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食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综合管理

遵医嘱用药和限制水的摄入量。需训练床上排便,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意外发生。

慢性心力衰竭介绍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要,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的临床综合征。

  • 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射血分数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临界的慢性心力衰竭
  • 按照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
  •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受损和继发性心肌功能受损。
  • 本病早期,通过代偿调节,尚能使心室排血量满足休息和活动时组织代谢的需要。
  • 在后期,即使通过充分代偿调节,也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可以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健康饮食,戒烟,规律锻炼,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美国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药物治疗

  •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症,应尽早使用。尽早发挥拮抗 RAAS 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可改善心室重构,改善远期预后。
  • β 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症,也应尽早使用。其可以减轻心肌的耗氧量,改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
  • 伊伐布雷定:患者因某些原因不能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而心室率>70 次/分时,需要加用此药。
  • 螺内酯:肾功能正常患者可应用,常见的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拮抗 RAAS。
  • 地高辛:其可以强心,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远期预后。

人工辅助装置

CRT: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终末阶段不可能被逆转,但规范化、长期治疗可以延缓进展,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有一些继发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的慢性心力衰竭,除了原发疾病的纠正,还要治疗一些发现较早的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规范化治疗可以使心脏部分回缩,心功能明显改善。

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

成人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瓣膜病、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和肺源性心脏病。

其他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较少见、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黏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国内临床资料分析,89.8% 的慢性心力衰竭发作有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如下:

  • 呼吸道感染和风湿热: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风湿热。在儿童,风湿热则占首位。女性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亦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常因损害心瓣膜和心肌而诱发心力衰竭
  • 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 钠盐摄入过多
  • 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
  • 妊娠和分娩
  • 输液(特别是含钠盐的液体)、输血过快和(或)过多
  • 洋地黄过量或不足
  • 药物作用:医生会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体内儿茶酚胺的消耗药物(如利血平类),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如胍乙啶)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等);水钠潴留是由于激素和药物的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
  • 其他原因:其他出血和贫血肺栓塞室壁瘤、心肌收缩不协调、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慢性心力衰竭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 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的典型或特征性表现,重者可有哮鸣音。
    • 端坐呼吸:严重心衰者出现,坐位越高说明左心衰程度越重。
    • 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
  • 体液潴留引起的相关症状:
    • 胸水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
    • 腹水、胃肠道淤血引起腹胀、纳差(食量减少)、恶心、呕吐等。
    • 下肢水肿引起下肢无力、肿胀等。
  • 咳嗽、咳痰和咯血:
    • 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在夜间发作,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
    • 偶见痰中带血,长期肺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黏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一旦破裂可大咯血。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则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 低心排血量症状:乏力或四肢无力、头晕、疲倦、嗜睡或失眠心悸、发绀等。
  •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左心衰患者血液重新再分配时,首先是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可出现少尿,长期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肌酐、尿酸升高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预防

  • 防止初始的心肌损伤: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脂治疗和戒烟等可减少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戒除酗酒,以防止酒精中毒性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
  • 防止心肌进一步损伤: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而无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再梗死的危险,有利于防止慢性心力衰竭
  • 防止心肌损伤后的恶化:已有左室功能不全者,不论是否伴有症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均可防止发展成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
  • 祛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注意是否并发肺栓塞等。
  • 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脏损害的危险性:如戒烟、戒酒,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饮食宜低脂、低盐。

美国日本医生

Andrey Espinoza MD
经验:11-20年
Alexei Agapitov MD
经验:11-20年
Dennis Chang MD
经验:11-20年
Bryan Henry MD
经验:11-20年
Murtaza Shakir MD
经验:11-20年
Melissa Dine DO
经验:11-20年
Jason Oliphant MD
经验:11-20年
Jacqueline Jeruss MD
经验:11-20年
Michael Mackanic MD
经验:11-20年
James McCabe MD
经验:1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