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暴发性心肌炎,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包括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和心律失常。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炎最严重、特殊且罕见的类型。暴发性心肌炎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 4%~5%,病情危重,病死率可高达 80%。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毒素/药物毒性 3 类,其中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 B 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一般持续 3~5 天,主要以病毒侵袭和复制、对心肌造成损害为主;亚急性期以免疫反应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少数患者进入慢性期,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及突发加重的炎症活动,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发生突然且进展迅速,很快出现严重心力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一般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或机械循环辅助治疗。早期病死率虽高(80%),但一旦度过急性危险期,长期看来恢复良好,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普通急性心肌炎。日常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居室内每天通风。
胸部

就医

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后,3 周内出现一系列心脏异常表现,如重度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头昏、甚至晕厥等症状,应警惕心肌炎的可能,需尽快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
  • 感染科
  • 心内科
  •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 一般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症状、病史,进行心脏听诊等。体温(可升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急促或抑制)、心律(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指标异常提示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是暴发性心肌炎最为显著的表现,也是病情严重程度的指征。休克时可出现全身湿冷、末梢循环差及皮肤花斑样表现等。
  • 实验室检查:
    • 所有疑似本病患者均须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血常规并动态监测,这是评价心脏受损和受损程度及治疗转归的重要标志。
    • 所有疑似患者均须检测B型钠尿肽(BNP)、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动态监测。可能还需行血气分析、血乳酸水平、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检测,检查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
    • 有条件的医院还可能检测心肌自身抗体。
  • 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有条件时可行病毒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不齐、心电图 ST-T 改变等表现。所有疑似患者均须行常规 12 或 18 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动态监测。
  • 胸部 X 线和 CT:所有疑似患者均须行胸部 X 线检查。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不宜搬动患者行床边胸片,可检测心脏的形态学变化。稳定者行胸部 CT 检查,有阳性发现或危重患者应动态监测。
  • 超声心动图:可以判断是否有心脏扩大、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心脏收缩功能、心包积液等。所有疑似患者,均须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动态监测。
  •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对于心肌炎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疑诊患者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等条件许可时检查。
  • 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疑似心肌炎、但心电图有缺血或梗死改变,或年龄较大需排除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需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 血液动力学监测:经初步药物治疗血液动力学仍不稳定者,应行 PICCO(微创的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或有创监测,对于观察病情和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
  • 经皮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活检目前仍是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由于是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对于病情急重、治疗反应差、原因不明的患者,有助于病情及转归的判断。

病程早期还需使用一些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肺炎、脓毒血症心肌炎、应激性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普通急性心肌炎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多大年龄?
  • 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出现多久?
  • 近期是否有过病毒性感染症状,如病毒性感冒(发热、流涕、乏力)?
  • 近期是否有过度劳累?
  • 以前有没有什么基础器质性心脏病?
  • 是否有其他既往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什么原因导致暴发性心肌炎
  • 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 有什么治疗方案?
  • 需要治疗多久?
  •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 有什么并发症或后遗症吗?
  • 对今后生活有什么影响?是否会影响寿命?
  •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暴发性心肌炎会传染吗?

日常

急性期患者应注意休息,注意营养支持。缓解期患者可适当活动,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平日若出现感冒症状,特别是感冒后有胸闷心悸、气促的表现,要及时就医。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注意休息:避免情绪紧张,静养为主。
  • 营养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饮食为主,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注意补充维生素。

暴发性心肌炎介绍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性损伤,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包括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和心律失常。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炎最严重、特殊且罕见的类型。

  • 暴发性心肌炎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 4%~5%,病情危重,病死率可高达 80%。
  • 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和毒素/药物毒性 3 类,其中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 B 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 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一般持续 3~5 天,主要以病毒侵袭和复制、对心肌造成损害为主;亚急性期以免疫反应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少数患者进入慢性期,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及突发加重的炎症活动,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
  • 发生突然且进展迅速,很快出现严重心力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一般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或机械循环辅助治疗。
  • 早期病死率虽高(80%),但一旦度过急性危险期,长期看来恢复良好,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普通急性心肌炎
  • 日常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居室内每天通风。

美国暴发性心肌炎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作为心肌炎中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的特殊类型,药物难以维持而且效果不佳。相比于其他危重病,应用机械辅助生命支持治疗,对于协助患者度过急性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般治疗

  • 严密监护:所有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均应严密监护。包括:
    • 监测出入水量、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
    • 血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乳酸、血气等各项实验室指标;
    • 床旁胸片、床旁超声心动图;
    • 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
  • 支持治疗:所有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均要接受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主要包括:
    • 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和干扰,避免情绪刺激与波动。
    • 给予清淡、易消化而富含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
    • 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正压给氧。
    • 匀速补充液体,切忌液体快进快出。
    • 高热时物理降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药物治疗

  •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可给予磷酸肌酸、辅酶 Q10 等,曲美他嗪应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 补充水溶性(如维生素 C 等)和脂溶性维生素。
  • 质子泵抑制剂:防止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 抗病毒治疗:有证据表明,对于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和晚期使用相比,有降低病死率和改善结局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奥司他韦、帕拉米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等。
  • 免疫调节治疗: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免疫反应、抗炎、抗休克、抗多器官损伤等;还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Ig),以抗病毒、抗炎等。
  • 抗休克治疗:通常医生根据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速度和剂量,可能会首先给予多巴胺和 5% 碳酸氢钠,必要时加用小剂量间羟胺,以暂时维持基本生命体征,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 急性左心衰治疗:包括正压呼吸、血液超滤和利尿剂,在心率明显加快时小量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尽量少用单胺类强心剂,以免增加心脏耗氧和心律失常。
  • 抗心律失常治疗:
    • 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可能需要立即电复律,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仍复发时,需兼用药物,通常在兼顾血压时使用胺碘酮静脉注射。积极改善心脏功能、低血压,纠正和处理电解质紊乱、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内环境紊乱。
    • 心动过缓者,可以考虑先植入临时起搏器,无条件的可暂时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异丙基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生命支持治疗

  • 循环支持: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
    • IABP:适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推荐尽早使用。IABP 可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 ECMO:通常与 IABP 结合使用,可让心脏得到更充分的休息,为其功能恢复赢得时间。一些危重患者更能从 ECMO 治疗中获益,推荐尽早启用。
  • 呼吸支持:适用于存在呼吸功能障碍者,建议尽早使用。当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时,即使血氧饱和度正常亦应使用呼吸支持,以减轻心脏的负荷。
  • 血液净化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 血液净化:所有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均应尽早接受血液净化治疗,主要目的是持续过滤去除毒素和细胞因子。通常,每天至少进行 8~12 小时或更长治疗。
    • CRRT: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或危重症患者。CRRT 可以通过可控的方式连续、缓慢、等渗地平衡体内钠和水,维持内环境稳定,将炎性递质从血液中清除。
    • 免疫吸附(IA):这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净化血液,缓解病情。

其他治疗

上述辅助治疗超过 12.5 天,需要关注自身并发症,注意加强营养,同时,医生会考虑是否更换器械,或更换为心室辅助装置(VAD),或者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疾病发展和转归

暴发性心肌炎急性期病死率可高达 80%,一旦度过急性危险期,长期恢复良好,且生存率明显高于普通急性心肌炎(分别为 93% 和 45%),其长期生存率与普通人无差别。

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因素

心肌炎的已知病因有多种,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毒素和药物毒性 3 类。

常见原因有哪些?

  • 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 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等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炎,但相对少见。
  • 一些非感染性因素也可导致心肌炎,主要包括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病、血管炎、巨细胞心肌炎、结节病等。

哪些人容易患病?

  • 急性感染者。
  • 过度劳累者。
  • 平时身体健康、身体组织或器官没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和青壮年也多见。

暴发性心肌炎症状

暴发性心肌炎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为特点,很快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循环衰竭(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以及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并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功能衰竭。

常见症状有哪些?

病毒感染前驱症状

  • 发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为首发症状。
  • 不同人间表现差异大,但许多患者早期仅有低热、明显乏力、不思饮食或伴轻度腹泻,这些症状可持续 3~5 天或更长,多被忽视。

急性发作症状

  • 常见症状: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后的数日或 1~3 周,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欧洲的一项统计显示,有 72% 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32% 发生胸痛,18% 出现心律失常(心悸、心脏乱跳等)。
  • 严重者:
    • 部分患者迅速发生左心衰竭' target='_blank'>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出现肺循环瘀血或休克的表现,例如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平卧时呼吸困难需要坐起)、咯粉红色泡沫痰、焦虑不安、大汗、少尿或无尿等;
    • 可出现皮肤湿冷、苍白、口唇或指端青紫、皮肤花斑样改变,甚至意识障碍等;
    • 少数发生晕厥或猝死。
  • 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的表现:如肝功能异常(血液转移酶水平升高等)、肾功能损伤(血肌酐水平升高,少尿甚至无尿)、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呼吸系统受累(肺部感染,甚至低氧血症)等。部分患者因肺损害严重,出现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呼吸困难。

更加危重者

可能在没有太多前驱症状或进展过程时,直接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暴发性心肌炎急性期病死率可高达 80%,但一旦度过急性危险期,长期恢复好。常见并发症包括:

  • 心力衰竭
  • 严重心律失常。
  • 心源性休克。
  • 多脏器衰竭。
  • 凝血功能异常。
  •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肾衰竭。
  • 肝衰竭。
  • 猝死。

暴发性心肌炎预防

增强自身体质,避免过度劳累,均衡营养,预防感染,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运动,作息规律,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 饮食: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均衡,以对抗疾病。
  • 预防感染:大多数心肌炎是因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的感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居室内每天进行通风。
  • 疫苗:目前尚无针对心肌炎的特异性疫苗。易感者可在流感流行期间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郭芮丰医师撰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