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脑梗死后遗症期,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脑梗死后遗症期

脑梗死后遗症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或软化,进而产生临床上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一般认为脑梗死发病 6 个月到 1 年以后还遗留言语不利、偏瘫、口角歪斜、吞咽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各种后遗症,则称为脑梗死后遗症期。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1 个月内病死率约为 2.3%~3.2%。3 个月时病死率为 9%~9.6%,致死/残疾率为 34.5%~37.1%,1 年病死率为 14.4%~15.4%,致死/残疾率为 33.4%~33.8%。脑梗死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原因型和不明原因型。脑梗死后遗症期的主要症状有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吞咽障碍等。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治疗主要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以及康复锻炼和心理辅导等。脑梗死后遗症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临床康复治疗上存在难度大、见效慢、时间长的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照护和精神负担。

就医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二级预防治疗、康复训练及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如果出现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警惕脑梗死复发。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华法林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时,若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咯血、黑便、血尿等出血情况时,需要警惕脑梗死后遗症。
  •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若出现肝区不适等肝损害临床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 意识障碍瘫痪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出现肺部或泌尿系等感染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梗死后遗症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既往是否有脑梗死病史?治疗情况如何?
  • 有没有新发症状或症状加重?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目前服用哪些药物?是否有效?
  • 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如何?
  • 是否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黑便、血尿等出血情况?
  • 是否规律进行康复训练或适当体育锻炼?
  • 是否出现肺部或泌尿系感染?
  • 是否戒烟戒酒?是否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可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还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我还需要调整药物吗?
  • 目前的药物都有哪些副作用?我平时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 脑梗死还会复发吗?
  • 我现在恢复良好,能停药吗?
  •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 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及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常

积极进行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加强护理、康复训练等,对预防脑梗死复发、改善后遗症、防治并发症十分重要。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 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治疗。换药、停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更改。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病情,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
  •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 加强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清洁,预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褥疮。
  • 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膳食,以食用低脂肪、富含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原则。
  • 康复训练和适当锻炼。保持患肢功能位摆放,积极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等。适当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 接受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乐观生活的信心。
  • 高危患者需进行定期体检,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脑梗死后遗症期介绍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供血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或软化,进而产生临床上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一般认为脑梗死发病 6 个月到 1 年以后还遗留言语不利、偏瘫、口角歪斜、吞咽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各种后遗症,则称为脑梗死后遗症期。

  • 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1 个月内病死率约为 2.3%~3.2%。3 个月时病死率为 9%~9.6%,致死/残疾率为 34.5%~37.1%,1 年病死率为 14.4%~15.4%,致死/残疾率为 33.4%~33.8%。
  • 脑梗死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原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主要症状有肢体运动障碍、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吞咽障碍等。
  •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治疗主要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以及康复锻炼和心理辅导等。
  • 脑梗死后遗症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临床康复治疗上存在难度大、见效慢、时间长的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照护和精神负担。

美国脑梗死后遗症期治疗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脑梗死复发,同时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

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梗死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危险因素控制

  • 高血压: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 3 方面因素。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
  • 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复发和死亡。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 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降糖方案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个体化治疗,警惕低血糖发生。
  • 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治疗呼吸睡眠暂停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抗血小板治疗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复方制剂、噻氯匹定。应用较多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抗凝治疗

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目标是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 2.0~3.0,从而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选择何种药物应考虑个体化因素。

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但后者推荐等级较低。

防治并发症

对患者需加强护理,瘫痪昏迷患者需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整洁、温湿度适宜。
  • 保持患肢功能位,做好跌倒、坠床预防,对躁动者采取保护性措施。
  • 在给患者喂饭时,要保持患侧在上,喂饭后要对口腔进行清洁,饭后 2 小时再变换体位,以免发生呕吐。
  •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进行皮肤评估,每 2 小时翻身 1 次。
  • 可使用气垫床保护患者的皮肤,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 做好口腔护理,经常清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免发生肺部感染。
  • 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以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还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注意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症状,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协助诊治。对有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该行相应干预治疗。

康复训练

康复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训练包括康复医院的专业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除运动康复治疗外,还应注意语言、认知、心理、职业和社会康复等。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对轻到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 24 小时后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的康复训练,包括坐、站、走等活动。卧床者病情允许时应注意良姿位摆放。

卒中康复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

疾病发展和转归

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发病的年龄和脑梗死的病因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致残率约为 50%。腔隙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低,但可反复发作。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导致脑梗死后遗症期的因素

脑梗死的病因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原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脑梗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根据病因不同,TOAST 分型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 动脉粥样硬化型约占脑梗死的 17.3%,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相关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程度大于 50%,或有闭塞;同时需除外心源性栓塞所致脑卒中
  • 心源性栓塞型约占 9.3%,是指包括多种可以产生心源性栓子的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脑栓塞,例如二尖瓣狭窄房颤、左室附壁血栓、左心室壁瘤、病窦综合征、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伴有血栓形成的卵圆孔未闭等。
  • 小动脉闭塞型约占 30.9%,是指颅内小动脉病变所致的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提示相应病灶直径小于 1.5 cm。
  • 其他原因型约占 0.2%,是指感染性、免疫性、非免疫血管病、高凝状态、血液病、遗传性血管病以及吸毒等原因所致脑梗死
  • 不明原因型约占 42.3%,存在一个以上病因,难以归类于以上任一种分型;或检查阴性未找到病因。

根据病因不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哪些人更易患脑梗死

脑梗死后遗症期症状

根据责任血管和梗死病灶部位不同,发病时的症状以及遗留的后遗症表现也不同。

 脑梗死后遗症期有哪些症状?

脑梗死后遗症期的主要症状包括:

  •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如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等,亦可出现各种锥体外系症状体征,如不自主运动、震颤等。
  • 认知功能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后遗症期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 肺部感染:免疫力低下、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感染,造成坠积性肺炎;吞咽呛咳患者可能会出现吸入性肺炎。
  • 泌尿系感染:长期插尿管或卫生护理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泌尿系感染。
  • 压疮: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出现压疮。
  • 癫痫发作脑梗死癫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部分脑梗死癫痫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脑梗死后抑郁脑梗死后 3~6 个月为抑郁发生的高峰期,患病率为 9%~34%,直至脑梗死后 1~3 年时抑郁患病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观点认为应该对所有的脑梗死患者在 1 个月内进行心理评估,并长期在门诊及病房进行跟踪随访,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脑梗死后遗症期预防

脑梗死的预防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如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治疗颈动脉狭窄,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等。

美国日本医生

Scott Plotkin MD
经验:11-20年
Venkataramana Reddy MD
经验:11-20年
Eunice Cho MD
经验:11-20年
Anjum Khan MD
经验:11-20年
Domingo Caparas MD
经验:11-20年
Justin Strittmatter MD
经验:11-20年
Egon Ozer MD
经验:11-20年
William Jordan MD
经验:11-20年
Eve Karkowsky MD
经验:11-20年
Kenneth Kronhaus MD
经验:1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