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毫无征兆的心脏骤停,经过及时抢救而存活,医生会经过一系列检查,明确病因,防止复发。
如果经常出现胸痛、心悸、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呼吸困难、头晕昏迷,应尽快去医院心内科就诊。如果突然发生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发生过心脏骤停并经抢救成功,患者应格外注意保持有益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并定期随访。
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停止向全身泵血,导致大脑和全身重要器官突然缺血,几分钟内就可致命。“骤”字形容发作非常急骤,往往毫无征兆。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脏骤停,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也可能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是诱发心脏骤停的主要因素。
最常发生在 35~45 岁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全身各重要器官的血供中断。
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才有可能存活下来。如果在心脏骤停后的第 1 分钟内就开始急救,生存率可高达 90%。每拖延 1 分钟,生存率就会下降 10%。能够存活的患者通常预后良好。
医务人员可以进行急救。身边亲友甚至路过的陌生人,如果发现有人晕厥或失去意识,应该立刻拨打 120 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应立即帮助发生心脏骤停的人。这需要学习、掌握基本动作要领。抢救方法包括:
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成功后,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支持治疗,防止复发。治疗方法包括:
大多数心脏骤停是心律失常所致。最常见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是室颤,这是一种来自心室的微弱且杂乱无章的活动,严重影响心室的排血功能,导致心室无排血。发生这种情况时,心脏无法正常泵血,心脑等器官和外周组织血液灌注停止,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将在几分钟内死亡。
心脏骤停通常是由心律失常导致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称为室颤(心室颤动)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室颤是指心室的心肌发生快速而不协调的收缩和颤动,导致心室原本正常的舒张-收缩功能丧失,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
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的患者有心脏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预激综合征、肥厚型和扩张型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严重的心肌缺血、休克、创伤(心室破裂、大动脉穿孔或破裂)、中毒等,都会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
在“日常”专题中介绍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高危人群还应更多了解疾病、了解自身情况,提高治疗基础病和原发病的意识,在医生的建议下积极干预治疗,将心脏骤停的风险降到最低。
除了“日常”版块介绍的健康生活方式,高危人群或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患者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