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该病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形成斑块,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累及颅内供血动脉系统的疾病,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一旦症状严重时,极有可能硬化程度已经比较严重,甚至出现脑梗死。可通过血、尿、生化、凝血等检查寻找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头 CT、头部磁共振检查(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头部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血管超声、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可判断血管情况及有无梗死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病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结局。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该病。

就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出现早期症状时就应给予充分关注并及时就诊,当症状严重时很可能脑血管病变程度已经较重。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轻微时可没有症状,或有轻微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乏力、耳鸣、视物模糊等,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以及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定期体检。一旦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症状,应尽快前往神经内科门诊就医,预防卒中发生。

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初步诊断时需要进行常规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等。具体检查指标可能包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凝血功能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 头 CT:判断有无出血或可能的梗死灶。
  • 头 MRI+SWI:判断有无脑梗死灶。
  • 头 MRA:显示颅内血管情况,有无狭窄、闭塞。
  • 血管超声:可显示出动脉斑块的性质,估计动脉狭窄程度。
  • 血管造影:使用造影剂,显示出血管内病变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多久了?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脑梗死
  • 现在在服用哪些药?

日常

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健康合理饮食、运动、戒烟戒酒等,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

  • 戒烟。
  •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的饮食结构。建议在日常饮食中,降低脂肪摄入。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西式甜点等。肥胖患者应积极减重。
  • 科学锻炼。
  • 控制血压、血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介绍

该病是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形成斑块,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累及颅内供血动脉系统的疾病,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一旦症状严重时,极有可能硬化程度已经比较严重,甚至出现脑梗死
  • 可通过血、尿、生化、凝血等检查寻找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头 CT、头部磁共振检查(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头部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血管超声、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可判断血管情况及有无梗死灶。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病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结局。
  • 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该病。

美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首先要规律作息,戒烟戒酒,科学运动和饮食。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药物抗血小板,降低胆固醇,控制高血压。若病情严重,根据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危险因素控制:阿司匹林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然而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 ICAS 时,每年仍有 4%~19% 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复发,因此近年来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 ICAS 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多。
  • 严格的血压控制对 ICAS 至关重要:现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延缓甚至逆转颈内动脉中膜厚度的作用。因此 ICAS 患者优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有一定合理性。但鉴于患者低血流动力学机制,给患者降压时,时机应合理,并且更平稳降压。
  • 早期启动他汀类降脂: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C)降至小于 1.8 mmol/L。

血管内治疗

  • 有与责任血管相关的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影像学可发现大面积梗死的患者,不适合血管内治疗。
  • 血管狭窄率越高,卒中复发几率越高;狭窄率≥70% 且存在供血区低灌注的症状性 ICAS 患者,可能从血管内干预联合强化药物治疗中获益。
  • 手术时机:ICAS 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血管成像中 2 周后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
  • 脑侧支循环:术前应用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方法充分评估脑侧支循环,筛选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缺血症状发作的患者,可能最适合血管内治疗。
  • 适应证:症状性 ICAS 狭窄率≥70%,强化药物治疗无效或脑侧支循环代偿不良,责任血管供血区存在低灌注的患者,是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
  • 禁忌证:
    • 大于 80 岁或预计生命存活小于 2 年;
    • 合并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或不适合、不耐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本次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之前存在严重神经功能障碍(mRS 评分≥3 分);
    • 42 周内曾发生严重心肌梗死
    • 烟雾病、活动期动脉炎、不明原因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 国际标准化比值大于 1.5;
    • 孕期女性;
    • 神经内外科医生、神经介入科医生判定不适合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
  • 症状性 ICAS 的血管内治疗手段主要有球囊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术、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及路径特点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式。

疾病发展和转归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病情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其结局,及早干预有助于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导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卒中复发和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脂质沉积密切相关,同时与血管周围的局部微环境有关,变性渗出、增生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主要步骤,并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

有哪些危险因素?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不可控危险因素

  • 年龄:年龄是颅内和颅外动脉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任何种族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和狭窄程度都会增加,但疾病发展的进程上与颅外动脉有一定的区别。
  • 种族:在亚洲,亚裔人群较美洲和欧洲的白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更早,且波及范围更广。在症状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亚裔人群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比例最高、狭窄程度最重,紧接着是西班牙裔、美洲的非洲裔和白人。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发病部位也有差异。例如,中国北方人群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就远高于南方,推测南方与更为西化的生活方式有关。鉴于此,不同人种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上的差异不能完全归因于基因因素,还受到生活方式和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 性别:男性在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上并不明显。男女间发病率上的差异可能归因于疾病发展进程的不一致。30~50 岁是男性出现颅内动脉疾患的高峰,而女性在 50 岁前颅内病变随年龄增加仅有轻度的增长,但 50 岁后则进展迅速。在 70~90 岁,男女间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间差异已不明显。在 80~100 岁,女性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评分要高于男性。推测性别差异可能与性激素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关,如雌激素的低胆固醇效应。

可控危险因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颅内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

  • 早期由于脑供血不足,脑的功能相对减低,可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出现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大脑机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
  • 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头沉、头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遗忘等症状,并有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分析、计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绪不稳,抑郁烦躁,易急易怒,哭笑无常等情况。
  • 少数患者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心悸、手足发凉、皮脂分泌多、记忆减退、失眠等症状。有些早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也可没有症状。

动脉硬化痴呆

  • 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脑器质性精神症状和痴呆,通常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痴呆,为脑部小动脉硬化导致的多发性小灶性梗死的结果。
  • 这种痴呆占老年人痴呆的 15%~20%。临床表现为行为或人格的改变:淡漠、漫不经心、稚气、不讲卫生、话多、重复语言、啰嗦或言语减少、嫉妒等,亦可出现幻觉、妄想、恐怖、躁狂、抑郁、虚幻症等精神症状。

假性球麻痹综合征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缺血性病变累及双侧内囊区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时,则可引起双侧中枢性延髓麻痹,为假性球麻痹。
  • 患者出现表情呆滞、构音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或不能伸舌等症状,还可有掌-颏反射及吸吮反射强阳性等体征。

震颤麻痹综合征

  • 是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基底节,导致黑质、纹状体及其通路的血液供应改变,引起基底节细胞变性,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减少所致。
  • 表现为震颤麻痹症状,如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不自主震颤三联征。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肢体静止性震颤、面具脸等。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智能衰退、皮质盲(一种中枢性视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双眼视觉完全丧失,瞳孔光反射正常,眼底正常,可有偏瘫等)、抽搐发作、言语障碍、淡漠、步态不稳、不自主运动等。

腔隙性梗死

  • 是一种多发、微小的缺血性坏死,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脑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
  • 腔隙状态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如果病变累及要害部位,可产生假性麻痹伴肌力增高,锥体束征伴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单纯偏瘫等症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预防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控制可控危险因素,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包括:

  • 戒烟戒酒。
  • 低盐低脂饮食,减少脂肪摄入。
  • 控制或减重。
  • 科学锻炼。
  • 控制血压、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