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盲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丧失,常常首诊眼科。而这种病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无法解释严重视功能障碍的原因,故应及时转诊至神经内科,以明确是否存在高级视觉皮质病变所致的皮质盲。
皮质盲属于高级视觉皮质功能障碍的一种,诊断首先需要排除眼球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然后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测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确认病变部位位于高级视觉皮质。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皮质盲,也称大脑盲,为大脑枕叶视觉皮质损害导致的双眼视力丧失。除枕叶视觉皮质外,尚有大脑颞叶和顶叶视觉相关皮质,二者统称为高级视觉皮质。视觉皮质和视觉相关皮质功能受损称为高级视觉皮质功能障碍(CVI),而皮质盲属于其中一种类型。
对于获得性皮质盲,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先天性皮质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近年来也有研究人员指出,随时间推移,部分患儿的双眼视觉有一定程度恢复。
有些学者猜测双侧枕叶病变并未导致细胞死亡,而是阻碍了神经元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导致神经成熟延迟。
因此,高压氧、改善微循环、特殊训练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获得性皮质盲,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罕见永久性双眼视力丧失。随着原发病的好转或治愈,双眼视觉可部分甚至完全恢复。对于先天性皮质盲,通过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也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皮质盲最常见的病因为血管性病变,其次包括外伤、先天性异常、中毒、羊水栓塞、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等,少见于肿瘤和色素失禁症。
椎-基底动脉是高级视觉皮质最主要的血液供应来源,血栓形成可致脑梗死,为老年患者急性皮质盲最常见的病因。
由于这一部位脑梗死不易出现肢体瘫痪的症状,因此常常被患者或医务人员忽视。
除血栓形成致脑梗死外,椎-基底动脉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可致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出现一过性黑矇,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缓解。
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由毒性物质在神经系统蓄积所致。
该病临床表现为:双眼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肝性皮质盲),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等。但是这种类型的皮质盲为暂时性的。皮质盲可随肝性脑病加重而加重,也可随肝性脑病的好转而复明,不留后遗症。
另外,一氧化碳中毒、窒息、心肺复苏后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脑病,也可致皮质盲。
可逆性后部皮质脑病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异常,包括高级视觉皮质所在区域。
该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急性皮质盲。部分患者解除病因后,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逆。
原发性双侧枕叶皮质肿瘤引起的急性皮质盲很少见,当转移瘤或癌性脑膜病变侵及高级视觉皮质,则可发生急性皮质盲。
肾上腺性白质脑病是一种脑部弥漫性硬化性疾病,主要是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脱髓鞘。枕叶最早受累、也最严重,可引起进行性皮质盲、智力衰退、癫痫样发作和痉挛性瘫痪。线粒体脑病伴乳酸中毒及卒中样发作(MELAS)也可造成皮质盲。
后部皮质萎缩常见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累及包括高级视觉皮质在内的后部脑区,可引起进行性皮质盲。
此外,由朊蛋白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 Creufzfeldt-Jakob 病,因后部脑萎缩,也可发生进行性皮质盲。
双侧颞叶、顶枕叶外伤等可直接引起皮质盲。非颅脑外伤,如颈部外伤致椎动脉、基底动脉夹层也可引起皮质盲。
随着早产儿、低体重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脑损伤相关视力障碍成为儿童视力障碍最常见的原因。
急性缺血缺氧、感染、脑水肿引起的脑室周围白质损伤是早产儿最具特征性的脑损伤。该种脑损伤可致皮质盲和眼球运动障碍。
皮质盲可出现在椎-基底动脉瘤介入术后,冠脉造影和搭桥术后。
皮质盲是高级视觉皮质受损所致而非眼部疾病。尽管患者双眼视力完全丧失,但是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却正常,同时缺乏眼部其他异常临床表现。
皮质盲的常见症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