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胆囊肿瘤,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胆囊肿瘤

胆囊肿瘤

胆囊肿瘤是发生在胆囊部位(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肿瘤,临床较为常见且恶性居多,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胆囊癌胆囊癌发病率因地而异,总体来看,其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排名第 5,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2~6 倍。由于胆囊癌高度恶性、极易发生转移,患者总体预后并不乐观,5 年总生存率仅为 5%。胆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临床认为胆囊结石可能是最危险的因素。胆囊癌常见的病理学分型为腺癌,其他较少见的病理亚型有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来源肿瘤以及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等。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期标准,胆囊癌 TNM 分期如下表。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胆囊癌 TNM 分期标准(第 8 版)TNM 分期原发肿瘤大小(T)区域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0TisN0M0ⅠT1N0M0ⅡAT2aN0M0ⅡBT2bN0M0ⅢAT3N0M0ⅢBT1~3N1M0ⅣAT4N0~1M0ⅣB任何 TN2M0任何 T任何 NM1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肪餐后,偶有消化不良,伴恶心、呕吐等,晚期可出现黄疸、乏力、消瘦、右上腹肿块、腹水等。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止疾病进展导致胆囊癌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否适合手术还需根据患者的分期来定。术后辅助性或晚期姑息性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介入等,但胆囊癌对这些治疗方法的敏感性不高。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和护理,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参加锻炼,提高治疗效果。
肝胆

就医

胆囊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易和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烧感、食管反流可能和食管疾病有关,上腹部不适、反酸、恶心、呕吐等可能和胃、十二指肠疾病有关。如果这些症状无法自行缓解,应及时就医。另外,晚期胆囊癌患者容易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导致出现上腹部疼痛、黄疸、皮肤瘙痒等,应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 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烧感、食物反流;
  • 恶心、呕吐、反酸、黑便、体重减轻;
  • 脐周疼痛、腹胀、腹泻、便秘;
  • 上腹部不适、灼烧感、疼痛或绞痛;
  • 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黏液、脓血便;
  • 肝区不适或疼痛、压痛,出现肿块;
  • 皮肤瘙痒、黄疸、代谢紊乱等。

建议就诊科室

  • 肝胆科
  • 肿瘤科
  • 消化科

医生如何诊断?

通常,医生会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必要时可通过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但活检并非必须[6]。此外,还可以通过术中病理进行诊断[5]

  • 实验室检查。初诊时需要进行血、尿检查,这有助于发现导致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或疾病。具体检查指标包括糖抗原 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抗原 125(CA125)、糖抗原 242(CA242)、血清谷草转氨酶等。胆囊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X 线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 超声:分为 B 超和超声内镜检查(EUS)。B 超是胆道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EUS 可清楚地显示出胆囊壁的结构,对于 B 超难以确诊的病例,可用 EUS 检查。
    • X 线造影:对胆囊癌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偏低,约为 50%(27.3%~53%)。
    • CT 和 MRI:可以明确肿瘤局部情况,提供肿瘤位置、大小、单发或多发、是否合并胆管扩张和血管侵犯,以及有无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信息。
    • PET-CT:对鉴别胆囊良性疾病与胆囊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不适合常规应用于早、中期肿瘤的检查,且价格较昂贵[5]

此外,还可以通过腹腔镜探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腹腔内广泛转移,为进一步制定根治性手术切除方案提供参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年龄多大?什么症状?出现多久了?
  •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自行缓解?
  • 是否接受过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等?
  • 有没有胆囊相关的病史?
  • 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和环境如何?
  • 作息是否规律?
  • 饮食习惯和偏好?是否吸烟、饮酒?
  • 直系亲属中有患癌的吗,包括胆囊癌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什么原因导致患上了胆囊癌
  • 要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 会遗传吗?家人如何预防?
  • 如何治疗?需要治疗多久?能治愈吗?
  •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 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日常

日常护理和饮食与疾病发展、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重要关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选择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营养的食物、适当参加锻炼和轻度体力劳动、避免压迫胆囊部位等,都是应该注意的事项。

  • 注意饮食调节。胆囊癌患者因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脂肪性食物。因此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补充营养,可多食用蛋白类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等,还要注意蔬菜、水果等营养的均衡搭配。这样不仅能够调整免疫能力,还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有毒物质。
  • 保持良好心态。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做好日常监测。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定期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 避免压迫胆囊部位。静卧休息时防止胆囊部位受压,以左侧卧位、仰卧位为佳。
  • 适当参加锻炼。胆囊癌患者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做一些类似散步的活动,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胆囊肿瘤介绍

胆囊肿瘤是发生在胆囊部位(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肿瘤,临床较为常见且恶性居多,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胆囊癌

  • 胆囊癌发病率因地而异,总体来看,其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排名第 5,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2~6 倍。由于胆囊癌高度恶性、极易发生转移,患者总体预后并不乐观,5 年总生存率仅为 5%[1]
  • 胆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临床认为胆囊结石可能是最危险的因素。
  • 胆囊癌常见的病理学分型为腺癌,其他较少见的病理亚型有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来源肿瘤以及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等[1]。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分期标准,胆囊癌 TNM 分期如下表[2][3]
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胆囊癌 TNM 分期标准(第 8 版)
TNM 分期 原发肿瘤大小(T) 区域淋巴结转移(N) 远处转移(M)
0 Tis N0 M0
T1 N0 M0
ⅡA T2a N0 M0
ⅡB T2b N0 M0
ⅢA T3 N0 M0
ⅢB T1~3 N1 M0
ⅣA T4 N0~1 M0
ⅣB 任何 T N2 M0
任何 T 任何 N M1
  • 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肪餐后,偶有消化不良,伴恶心、呕吐等,晚期可出现黄疸、乏力、消瘦、右上腹肿块、腹水等。
  •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癌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也是防止疾病进展导致胆囊癌发生的有效手段[4],但是否适合手术还需根据患者的分期来定。
  • 术后辅助性或晚期姑息性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介入等,但胆囊癌对这些治疗方法的敏感性不高。
  • 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和护理,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参加锻炼,提高治疗效果。

美国胆囊肿瘤治疗

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首先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和/或病灶,再辅以药物和/或放疗。如果患者已经进展到晚期,则选择药物和/或放疗或介入治疗进行姑息治疗。

手术治疗

是目前治疗胆囊癌最积极、有效的手段,可为患者提供治愈和长期生存的机会。根据胆囊癌患者 TNM 分期,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如下[1][4][5]

  • 单纯胆囊切除术:适用于 Tis 期和 T1 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胆囊癌根治术+扩大淋巴结清扫:适用于 T1 期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胆囊+肝 S4b+S5 整块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适用于 T2 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胆囊+肝 S4b+S5 整块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适用于 T2 期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 T3 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但侵犯肝脏<2 cm 的患者。
  • 胆囊+右半肝/右三肝整块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适用于 T3 期侵犯肝脏>2 cm 的患者。
  • 胆囊+右半肝/右三肝整块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受累脏器切除:适用于 T3 期侵犯肝脏相邻器官的患者。
  • 受累血管切除重建和/或肝外脏器切除的扩大胆囊癌根治术:适用于 T4 期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
  • 不推荐手术,建议行姑息治疗:适用于 T3 期、T4 期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药物治疗

对于进展期胆囊癌(T2 期)术后辅助化疗、晚期姑息性化疗以及复发后化疗的方案,建议如下[1][4][5][7]

  • 吉西他滨+铂类药物方案;
  • 基于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
  • 对于术前新辅助化疗,建议用基于氟尿嘧啶或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

此外,目前新兴的免疫和靶向治疗药物,也在胆囊癌治疗中显示出了疗效。

其他治疗方法

  • 放疗。可联合化疗,对发生肿瘤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腹壁转移、肝转移等进展期或晚期胆囊癌进行姑息性治疗[1][4]
  • 介入。
    • 晚期胆囊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推荐肝外胆管或肝门部单侧、双侧胆道置入覆膜金属支架;
    • 胆囊癌广泛转移及恶性腹水:推荐热灌注化疗。
  • 临床试验。对于术前分期为 T3~4N1 的患者,由于预后较差且并发症多,可考虑参加临床试验,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8]

疾病发展和转归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早期难发现且易发生转移,再加上对药物治疗不敏感等原因,导致术前确诊为胆囊癌中、晚期的患者,远期疗效较差。但如果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和治疗,患者结局都可以得到改善。

导致胆囊肿瘤的因素

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胆囊炎、胆石症有关,原因是胆囊炎、胆石症可造成黏膜上皮反复损伤、修复、异型化,最后致癌变。此外,胆石症还可造成胆汁排空受阻,发生胆汁淤滞,再加上细菌感染,可使胆酸转化为致癌物质。这些都可以引发胆囊癌

胆囊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胆囊结石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胆囊腺瘤性息肉、胆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长期胆囊慢性炎症(如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瓷化胆囊)、胆道系统感染等同样可增加胆囊癌风险[1]
  •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有:
    • 胆囊腺肌症、吸烟、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2]
    • 年龄和性别。胆囊癌好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70 岁左右达到高峰,男女比例约为 1∶3[4]

胆囊癌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 年龄和性别。好发于 40 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70 岁左右达发病高峰[4]
  • 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胆石症和早餐习惯不良有关。没有早餐进食习惯的人,胆汁会在胆囊中积聚,久之形成结石,并不断对胆囊进行慢性刺激,最终诱发胆囊癌
  • 肥胖。肥胖症者(体重指数 BMI≥30 kg/m2)胆囊癌发病率明显增高,BMI 每增加 5 kg/m2,女性患胆囊癌的风险增加 1.59 倍,男性增加 1.09 倍。此外,肥胖症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也可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如糖尿病。
  • 吸烟者。

胆囊肿瘤症状

胆囊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胆囊癌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一般症状不重,可耐受。脂肪餐后易出现右上腹绞痛。还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中、晚期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痛加剧,以及黄疸、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如肿瘤侵犯至肝门部胆管,可出现梗阻性黄疸[5]

  • 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尤其在脂肪餐后,出现绞痛。
  • 胆汁分泌受阻,可导致消化不良,偶有恶心、呕吐。
  • 晚期出现右上腹痛加剧,以及黄疸、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胆囊感染、积脓、穿孔;
  • 肝脓肿、膈下脓肿;
  • 胰腺炎;
  • 肠梗阻;
  • 胃肠道、腹腔内出血;
  • 肝功能衰竭;
  • 梗阻性黄疸等。

胆囊肿瘤预防

胆囊癌很大程度上由不良饮食习惯造成,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以及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如果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或危险因素时,还可以考虑及早切除胆囊,以阻止癌变。

  • 健康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营养。
  • 适当锻炼,避免过度肥胖。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规律体检。部分胆囊肿瘤患者可能无症状,只有在健康检查时才被发现。
  • 行彩超动态检查胆囊。出现下列情况时,建议间隔 6~12 个月行彩超动态检查胆囊[1][4]
    • 胆囊息肉;
    • 年龄超过 50 岁,特别是女性;
    • 肥胖症;
    • 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
  • 切除胆囊。出现以下危险因素时,考虑行胆囊切除术[1][4]
    • 直径>3 cm 的胆囊结石;
    • 合并有胆囊壁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多个细小钙化的胆囊炎以及瓷性胆囊;
    • 胆囊息肉直径>10 mm;胆囊息肉直径<10 mm 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单发或无蒂的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 mm/6 个月);
    • 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胆囊腺肌症;
    • 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性病变;
    •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