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积极控制或去除病因,改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
在健康人体的血液中,止血、凝血功能与抗凝、纤维蛋白溶解之间维持着稳定的动态平衡。当血管破损、流血时,需要有及时、高效的止血、凝血;而在正常状态下,则需要有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与之相抗衡,从而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血液顺畅流动。
关于促进血栓形成的因素,目前认为和凝血因子、血流改变和血管内皮三角关系间的失衡有关。内皮功能的异常,血流的改变和血液组成异常,独立或复合存在,都能促进血栓的形成,导致血栓性疾病(Thrombotic Disorders)。血液组成的异常通常包括血小板和功能的异常(初期止血异常),凝血(二期止血)异常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栓可位于整个循环系统的任何部位,包括静脉、动脉、毛细血管,甚至可以在脱落后沿着血管行进,堵塞远处器官的血流。
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大多是由原发病、药物、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疼痛严重者用杜冷丁和吗啡等药物缓解疼痛。必要时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开始起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
最基本的是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肝素、磺达肝癸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缺血性脑中风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治,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的治疗。
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 2 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因素包括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获得性因素则是不良生活方式、其他相关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最终发病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血管壁受损、血液瘀滞、高凝状态有关,常见病因包括:
例如: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长期吸烟、肥胖、大型手术或严重创伤、长期卧病在床、服用雌激素、孕激素、长时间静坐。
动脉血栓性疾病主要是由高血脂所引发,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起始阶段最关键的致病因素。其他常见的风险因素还包括:
家庭成员中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在年龄<50 岁时就发病的早期患者。
例如: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和超重、缺乏体育运动、年龄上升(中、老年人群)、高脂高糖饮食、长期服用避孕药或糖皮质激素等。
血栓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根据患者的病因和血栓形成的位置,临床症状可呈现显著差异。
通常仅有单侧腿部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尤其在用力时,疼痛会更加严重。但也有相当部分患者未曾感觉疼痛,只是腿部有不明原因的肿胀。
发病后期,患侧腿部还会逐渐出现血栓栓塞后综合征,在肿胀、疼痛的基础上,还会有瘙痒、痉挛、色素沉着,甚至跛行。
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可能自己完全没有察觉发生异常。
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可能触及皮下血管中条索状或结节状的硬块。
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例如:
血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具体形成过程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无法确保彻底预防。不过,通过改善日常生活方式,做好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