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一旦察觉身体的异常状况应及早就医,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控制病情。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血液和骨髓检查(例如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活检)来作出确诊,有时也会进行一些遗传学检测来明确具体病因。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因此一旦察觉身体出现异常状况,例如皮肤苍白、常见淤青、乏力、气短、头痛、头晕、发烧等(详见“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一般无法通过自我诊断、服用营养补剂实现缓解,还是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针对原发病实施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措施。
注意:由于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全血细胞减少,而是任其发展,很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不仅使原有病情雪上加霜,还可能有致死风险。
医生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可能询问的内容包括:
医生还会建议做一些辅助检查来最终确诊。这些检查可能包括:
如果怀疑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医生还将通过一些遗传学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包括:
假如患者已知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或恶性肿瘤,医生还会要求相关科室来共同会诊,以便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措施。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日常膳食,服用补剂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调整日常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创伤和出血风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人体血液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血细胞,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总称为全血细胞。
全血细胞经循环系统遍布全身,它们的数量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处于动态平衡。假如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大量血细胞遭到破坏,就会引发全血细胞减少(Pancytopenia)。这一症状若未能及时控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有致死风险。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汇总了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各项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皮肤苍白、常见淤青、乏力、气短、头痛、头晕、发烧等临床症状。
全血细胞减少的治疗重点在于明确病因。患者应配合相关科室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是药物毒性所致,则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斟酌如何调整方案。
绝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是由患者的原发病所致。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按照临床路径或诊疗指南的推荐方案,积极配合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有效的疾病管理。同时,还可接受输血治疗或促造血治疗,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造血功能受损严重者还可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
针对全血细胞减少的各种常见治疗方案包括:
事实上,绝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是由患者的原发病所致。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按照临床路径或诊疗指南的推荐方案,积极配合相关专科医生进行有效的疾病管理。
少部分患者可能是现行治疗方案的毒性所致,这需要与专科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权衡利弊,斟酌如何调整方案。
对于造血功能受损严重者,若条件允许还可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会通过血常规检查来评估治疗的效果,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及形态是否恢复正常。
另有部分患者暂时未发现具体病因,应该根据医生的安排,每隔3~6个月复诊,跟踪观察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此类患者可能最终进展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因此切勿掉以轻心。
全血细胞减少是血细胞新生和代谢失衡的结果。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都可能引发这一症状,其中最主要的是血液疾病,例如贫血' target='_blank'>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此外,其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例如癌症、慢性肝病、重症感染也常会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3种血细胞同时减少,这意味着体内血细胞新生和代谢的动态平衡必然受到某种因素的破坏。多种疾病都可能诱发这一现象。按疾病的起源大致可分为2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
非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
全血细胞减少往往受到其他病理或营养因素的影响,高危人群如下:
全血细胞减少的初期症状往往不易被察觉,因为通常较为轻微,尤其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更是难以立刻察觉。
全血细胞减少的初期症状往往不易被察觉,因为通常较为轻微,尤其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更是难以立刻察觉。随着血液内血细胞成分的不断减少,可能会逐渐出现以下情况:
全血细胞减少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日益严重并导致下列问题:
预防全血细胞减少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做好相应的疾病管理,遵医嘱用药。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偏食、不酗酒、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