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恶性肿瘤病史尤其是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评估。原发性颈椎肿瘤早期多数无明显症状,难以就诊发现。一旦出现疼痛、局部肿块、活动受限或畸形、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尤其是持续性疼痛,夜间及休息后均无明显缓解的颈部疼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颈椎肿瘤的诊断常需多种检查方法结合,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颈椎肿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 X 线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及全身骨扫描等。骨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颈椎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金标准”。其次一般实验室检查、生化及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肿瘤患者在康复期间病情得到控制或稳定之后,应定期复查,长期随访。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合理饮食、加强营养、适量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颈椎肿瘤(Cervical vertebra tumor)是临床肿瘤学中相对较少见的一类肿瘤,发生于人体脊柱的最高位置。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颈椎肿瘤有着不同于其他肿瘤的特殊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颈椎肿瘤的组织来源具有多样性,颈椎脊髓及其邻近器官解剖复杂、功能重要。因此治疗方法强调个性化选择。但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介入、支持等综合治疗手段。无论什么方法都应遵循脊柱外科的基本原则,即脊柱稳定性、神经功能、脊柱序列的保持和邻近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保护。同时还应遵循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
对于颈椎肿瘤造成的颈椎不稳、椎体病理性骨折、颈髓受压者应积极手术,手术方法可选择单纯性减压、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等方法。术前术后可辅以放、化疗。
单发、范围局限、无明显转移的瘤体可采取根治性手术。
近年随着脊柱外科技术和观念的改变,对于脊柱转移肿瘤的治疗已逐步由消极向积极转变,在对原发病灶进行根治性治疗的同时,对脊柱转移病灶进行积极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部分颈椎良性肿瘤本身发展缓慢,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未造成颈髓压迫,症状较轻或无。常见的有颈椎血管瘤、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这类病变可暂时不考虑手术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密切观察,若病情有进展,应采取进一步治疗。
对放疗敏感的良恶性肿瘤可选择放、化疗。
包括补充营养要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适用于部分晚期全身转移病人及肿瘤巨大无法切除者。
目前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正从实验室逐步走向临床。如肿瘤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类固醇治疗、基因治疗、生物治疗等新方法。
颈椎肿瘤成功的治疗必须依赖于明确的组织学诊断及肿瘤的良恶性、原发或转移、多发或单发、局部和全身情况、有无神经损伤、颈柱稳定性及周围脏器浸润情况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同时还要根据手术者自身的经验及医疗条件,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及辅助治疗方案,才能取得相应的疗效。
近年来脊柱外科及相关学科迅速发展,使得脊柱肿瘤的治疗成功率不断提高,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目的。
颈椎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颈椎肿瘤十分少见,而转移性颈椎肿瘤比较多见。骨是继肺和肝脏之后,恶性肿瘤最常转移的第三大部位,脊柱又是所有恶性肿瘤骨转移中最常发生的部位。
临床上,颈椎肿瘤多以疼痛、局部肿块、活动受限及畸形、病理性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疼痛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良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在疾病前期可能往往症状不明显。此外,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还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特殊临床表现。
颈椎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定期健康体检,做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另外,积极预防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减少颈椎肿瘤发生率的一大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感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骨科 陈广南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