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一般因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等)循血行途径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伴赘生物形成。IE 的年发病率为 1.7/10 万~6.2/10 万,亚洲人的发病率约为 7.6/10 万;死亡率则一直稳定在 16%~25% 左右,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比例在 2∶1~9∶1 之间。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迁徒至心脏瓣膜和(或)心内膜、大血管内膜,以及由于赘生物脱落,导致远处栓塞感染转移和脓毒血症的一类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病菌等所致。根据病程,IE 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 IE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主动脉瓣常受累。急性 IE 临床特征为: 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感染迁移多见;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急性心衰、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肾损害、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颈部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胸痛剧烈,持续 30 分钟以上未缓解;
  • 患者血压较平时显著下降(如低于 90/60 mmHg)等休克表现;
  • 出现单侧肢体活动不利、面瘫、抽搐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 急诊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如何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医生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血培养及心脏彩超进行诊断。

血培养

  •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 IE 最重要的方法。
  • 近期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可高达 95% 以上。
  • 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 3 小时内,每隔 1 小时采血 1 次,共取 3 个血标本后开始抗生素治疗。
  • 本病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 每次取静脉血 10~20 毫升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 3 周。
  • 2 周内用过抗生素或采血、培养技术不当,常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

超声心动图

  • 如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瓣周并发症等支持心内膜炎的证据,可帮助明确 IE 诊断。
  • 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检出 50%~75% 的赘生物。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检出<5 毫米的赘生物。
  • 超声心动图未发现赘生物时并不能除外 IE,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 感染治愈后,赘生物可持续存在。除非发现原有赘生物增大或新赘生物出现,否则难以诊断是复发还是再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发现体温升高多久了?最高体温多少?
  • 近期有无皮肤或呼吸道感染?
  • 有无静脉用药史?
  • 目前长期口服药物有哪些?
  • 以往有无心脏瓣膜病病史?
  • 是否曾行心脏手术?
  • 有无静脉应用毒品史?
  •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静脉抗菌药物需要用多久?
  • 病情稳定后是否可改为口服抗菌药物?
  • 是否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

日常

IE 患者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定期口腔科就诊行牙科检查。
  • 避免静脉应用毒品。
  • 避免在非无菌条件下自行进行静脉或其他有创性操作。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介绍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一般因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等)循血行途径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伴赘生物形成[1]

  • IE 的年发病率为 1.7/10 万~6.2/10 万,亚洲人的发病率约为 7.6/10 万;死亡率则一直稳定在 16%~25% 左右,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比例在 2∶1~9∶1 之间[2]
  •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迁徒至心脏瓣膜和(或)心内膜、大血管内膜,以及由于赘生物脱落,导致远处栓塞感染转移和脓毒血症的一类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 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病菌等所致。
  • 根据病程,IE 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 急性 IE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主动脉瓣常受累。
  • 急性 IE 临床特征为:
    • 中毒症状明显;
    • 病程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瓣膜破坏;
    • 感染迁移多见;
    • 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可导致急性心衰、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肾损害、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美国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E)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抗微生物治疗。

抗微生物治疗

用药原则为:

  • 早期应用:在连续送 3~5 次血培养后即可开始治疗;
  • 足量用药:成功的治疗有赖于杀菌而非抑菌,大剂量和长疗程,旨在完全消灭藏于赘生物内的致病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能起到快速的杀菌作用;
  • 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
  • 病原微生物不明时,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 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度程度选择抗微生物药物。

外科治疗

尽管有与日俱进的抗生素治疗,但其死亡率与患者的年龄增长、基础心脏病有关,此外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能影响预后。有些威胁生命的心脏并发症对抗生素无反应,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对存在心力衰竭并发症、感染难以控制及需要预防栓塞事件的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院内死亡率为 15%~30%,其中患者本身特征、是否存在心源性或非心源性并发症、感染的病原体以及心脏超声表现,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肾衰竭、栓塞、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严重感染。2%~6% 的患者治疗后可能复发,需警惕再次出现发热、寒战或其他感染征象。

导致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因素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病菌等导致。

急性 IE 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急性 IE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
  • 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
  • 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
  • 主动脉瓣常受累。

急性 IE 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存在结构性心脏病者。
  • 静脉药物滥用。
  • 进行经血管的有创操作,如永久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极植入。
  • 存在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

从短暂性菌血症的发生至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不一,多在 2 周以内,但不少患者无明确的细菌进入途径可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热

  •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 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

周围体征

多为非特异性,近年已不多见。

  • 瘀点:可出现于任何部位,以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和睑结膜常见。
  • 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
  • Janeway 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 1~4 毫米的无痛性出血红斑。
  • 引起这些周围体征的原因可能是微血管炎或微栓塞。

动脉栓塞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

目前认为预防急性 IE 的最有效措施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牙科检查,在任何静脉导管插入或其他有创性操作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定期口腔科就诊行牙科检查。
  • 避免静脉应用毒品。
  • 避免在非无菌条件下自行进行静脉或其他有创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