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植入后需定期复查,当出现与支架植入前相同的症状时,应考虑再次出现狭窄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若怀疑支架内再狭窄,医生会建议进行血生化、血常规、血免疫学等相关指标的检查,以明确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排查再狭窄发生的病因。需要借助血管 CT、超声和血管造影,以明确支架部位血管狭窄的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再次介入治疗。
具体检查如下。
血管粥样硬化仍然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基础原因,因此,需控制好血管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首先是改善生活习惯,其次是规律服药和控制危险因素。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支架内再狭窄是指,因动脉粥样病变等原因所致动脉管腔狭窄植入支架后,由于内皮过度增生或新生粥样斑块形成,支架内再次出现管腔狭窄,限制血流。
根据狭窄程度的不同,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可以分为药物治疗,以及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包括通过微创介入手段实现的球囊扩张、再次支架植入和通过外科手段实现的旁路搭桥手术。
对支架过敏而反复出现狭窄的患者,医生会外科手术取出支架,并进行血管修补,或同时旁路搭桥。
植入支架是狭窄或闭塞动脉实现再通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并不能一劳永逸,粥样硬化仍会不断进展,因此,植入支架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相关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是支架植入后的基础治疗,应按医嘱规律服药,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
若相关危险因素控制良好,多数患者可稳定在较好阶段。但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由于高炎症状态的存在,支架可能反复出现狭窄,需要控制基础疾病。对支架过敏者,支架一旦植入将成为过敏原,持续刺激血管壁的炎性反应会导致反复出现狭窄,此类患者应避免植入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主要由内皮过度增生或新生粥样斑块导致。
主要分为患者因素、病变因素和支架相关因素。
支架内再狭窄可以引起相应器官再发缺血症状,多与植入支架前类似,轻重程度可能不同,少数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
发生在为脑部供血的颈动脉或颅内动脉,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以下脑缺血症状:
发生在为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可能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发生在下肢动脉,可能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
发生在肾动脉,常会引起高血压、肾衰竭。
大部分支架内再狭窄由危险因素控制不良引起,包括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控制不理想。有自身免疫疾病和肾衰、尿毒症的患者要治疗基础疾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喆医师撰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