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水检查
腹水呈血性或浆液纤维素性,比重高(多数>1.020),利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有大量的非典型、异型间皮细胞或肿瘤细胞则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由于其形态学的不典型性,常不能与增生的间皮区别,一般学者认为单凭细胞学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2.胃肠造影
在胃肠造影时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1)由于腹膜广泛受累而造成肠袢改变,如小肠肠袢变形、活动差而固定。
(2)肠管管腔因外压可造成偏心性狭窄,甚至有梗阻的表现。
(3)由于粘连的瘤组织推移,常出现肠袢分布的异常。
(4)肠黏膜无明显破坏,消化道内见不到占位病变。这些变化并非恶性间皮瘤的X线特征,如可产生腹腔内多发性转移瘤以及一些广泛侵及腹膜的病变。一般来说,X线检查发现胃肠道有广泛受压变形、移位、排列异常等改变,而黏膜皱襞却无明显破坏时,应考虑到原发腹膜间皮瘤的可能。也有少数肿瘤可从浆膜面直达肠壁黏膜,造成肠黏膜破坏,形成溃疡。
3.B超检查
B超除能准确报告腹水、盆腔等处的大瘤块外,还常能见到腹内肠袢粘连固定、肠壁不规则增厚,以及提示肿瘤腹腔内种植的异常回声波等,当肿瘤侵犯腹膜时,原连续均匀的腹膜线呈波浪起伏,可出现球形小结节、局限性片状增厚或不规则块状物。
4.CT检查
CT主要表现为腹水、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和腹膜结节、大网膜和肠系膜受累、盆腔肿块、胸膜受累(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转移和腹腔慢性感染等鉴别。CT定期复查,对观察病变进展和疗效常是有用的。
5.血清CA125检测
根据临床表现、X线和超声等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存在的可能性,但确诊有赖于腹腔镜检、剖腹探查和病理学证实。当组织学不典型,特别是上皮型间皮瘤的形态学酷似转移性腺癌,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以间皮细胞占优势时,传统的光镜检查有时难以区别需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才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1.手术治疗
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若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接受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作病变切除、大网膜切除及部分腹膜切除,这样可减少肿瘤负荷,加强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效果,而且尚可缓解症状,暂时控制疾病,减少腹水的产生。局限型间皮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颇佳,弥漫型间皮瘤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机会极少,部分只能起到手术探查及活检的作用。
2.化学治疗
恶性腹膜间皮瘤比较少见,不易积累足够的病例、探索有效的化疗方案。初步经验认为化学治疗的有效率是0%~40%。化疗药中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达卡巴嗪(氮烯咪胺)、塞替派对间皮瘤有些疗效。近年来一致认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最为有效,尤其推荐腹腔化疗。从药代动力学来说,腹腔给药的效果是静脉给药的15倍。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长期生存的人数最多。
恶性间皮瘤的预后较差,多在确诊后1~2年内死亡。腹膜间皮瘤的预后较胸膜间皮瘤差,儿童较成人差。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有关。上皮型的预后较混合型、肉瘤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