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纵隔淋巴结肿,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纵隔淋巴结肿

纵隔淋巴结肿

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纵隔淋巴结的异常增大,称为纵隔淋巴结肿,多见于结核病、结节病、淋巴结增生、淋巴瘤肺癌淋巴结转移等多种疾病。淋巴结炎症、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转移性淋巴结肿瘤等可引起。根据不同疾病程度,分期分型不同。由于不同的病因,纵隔淋巴结肿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症状有发热、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出汗就停止)、贫血、体重下降、肝脾肿大等。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病因,再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快疾病进展,加重病情,预后不良。
纵膈

就医

当患者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时,提示可能罹患结核病,需要及时治疗控制结核进展,当出现咳嗽、咯血时提示肿瘤可能,需要尽早明确诊断,有手术指征时尽早行手术治疗。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呼吸困难。
  • 面色苍白。
  • 意识不清。

建议就诊科室

  • 呼吸科
  • 心胸外科
  • 血液科
  •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纵隔淋巴结肿?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了解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结合科室及病人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和运用,为患者制定出一套科学化和个体化的检查方案。

  • CT:CT 扫描反映的是纵隔横断面的解剖形态,组织分辨率高,不仅能了解肺门、 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还可通过对肿大淋巴结位置、数目、影像学特点的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引起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疾病的特征性表现来进行定性诊断。目前,胸部 CT 扫描已成为评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最常用的无创诊断方法。
  • 纵隔镜:纵隔镜手术应用于临床已有 50 余年历史,在肺门、纵隔疾病的定性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气管前隧道直视下获得清晰的术区视野,可在气管周围、隆突下、双侧肺门及前纵隔等部位取到足够大的活检组织,便于病理诊断和基因检测,病检结果可靠,是评估肺门、纵隔疾病及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金标准”。
  •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应用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如结节、肿块、肿大的淋巴结)进行针刺抽吸,获取细胞或组织学标本进行检查。具有微创、安全、细致且经济等优势,更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纵隔镜检查。
  •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它将微型超声探头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能在实时超声成像引导下实现病灶的动态精确定位穿刺,在肺癌诊断及纵隔淋巴结分期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纵隔良性病变如结节病的诊断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同时能够显著降低现有技术的风险和创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无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 是否有肺结核病史?
  • 曾经是否有行 X 线、CT 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纵隔淋巴结肿严重吗?
  • 纵隔淋巴结肿怎么治疗?
  • 纵隔淋巴结肿需要做什么检查?

日常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敷料是否干燥,若渗血、渗液较多时或引流管松脱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处理。
  • 放疗/化疗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此类不良反应较常见,一般不需要治疗,当不良反应严重时需及时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 定期复查:建议 3~6 个月定期复查 CT 检查,判断淋巴结有无增大,病情是否进展等。
  • 饮食:
    •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2~3 天即可进食,宜先进食汤、粥等软流质饮食。
    • 若为普通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少吃油腻、煎炸食物。
  • 运动:
    •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可下床活动,但手术较大或切除组织较多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先轻微活动,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 若为非手术患者,一般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病情。

纵隔淋巴结肿介绍

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纵隔淋巴结的异常增大,称为纵隔淋巴结肿,多见于结核病、结节病、淋巴结增生、淋巴瘤肺癌淋巴结转移等多种疾病。

  • 淋巴结炎症、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转移性淋巴结肿瘤等可引起。
  • 根据不同疾病程度,分期分型不同。
  • 由于不同的病因,纵隔淋巴结肿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症状有发热、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出汗就停止)、贫血、体重下降、肝脾肿大等。
  • 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疾病病因,再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加快疾病进展,加重病情,预后不良。

美国纵隔淋巴结肿治疗

纵隔淋巴结肿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 淋巴瘤根据淋巴瘤不同的分期分型,治疗方法存着较大差别,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骨髓移植等治疗方法。
  • 淋巴瘤' target='_blank'>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上主要采用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目前首选 ABVD 化疗方案(表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晚期淋巴瘤' target='_blank'>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前期化疗方案中,ABVD 化疗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其治疗后无进展存活率约 70%,总体存活率约 82% ~ 90%。
  • 淋巴瘤' target='_blank'>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 target='_blank'>霍奇金淋巴瘤主要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除此之外,尚有单克隆抗体、细胞免疫治疗、HSCT 等治疗。
  • 淋巴结结核:患者应严格遵嘱进行抗结核治疗,但因抗结核治疗疗程长,多数患者依从性欠佳,容易导致结核复发或进一步加重病情。当纵隔淋巴结结核肿大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行手术切除治疗。
  • 结节病: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治愈,少数症状明显患者的可以通过激素治疗,但应严密观察长期服用激素的副作用。
  • 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肿瘤: 晚期肺癌根据分期分型选择手术治疗,辅以放射或化学药物疗法。

导致纵隔淋巴结肿的因素

常见于淋巴结炎症、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转移性淋巴结肿瘤等疾病。

  • 炎症:淋巴结发生感染时,局部炎症细胞聚集发生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淋巴瘤淋巴瘤为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引起淋巴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放射线暴露等有关。
  • 淋巴结结核:患者因有肺结核病史,结核杆菌通过淋巴管播散至纵隔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
  • 结节病:病因尚未明确,感染、免疫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参与到该病的发生。
  • 转移性淋巴结肿瘤:多有肺部肿瘤或肝癌等全身各处肿瘤基础,癌细胞通过转移播散累及所致。

哪些人容易患纵隔淋巴结肿?

因纵隔淋巴结肿为多种病因导致的病理性改变,因此体质虚弱、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结节病、肿瘤的人群更容易检查发现。

纵隔淋巴结肿症状

纵隔淋巴结肿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据不同基础疾病病因,纵隔淋巴结肿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 淋巴结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基础病史,通过淋巴管播散累及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结核肿大,临床表现为除肺结核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还可以表现为乏力贫血、消瘦等症状。
  • 结节病:结节病是一种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主要累及肺,并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可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呼吸困难、皮疹等。
  • 肺癌转移性淋巴结肿瘤:患者患有肺癌基础疾病,通过肺内淋巴管播散至纵隔淋巴结,常提示肺癌已至晚期,此类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消瘦、乏力等临床表现。

纵隔淋巴结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纵隔器官脏器损伤,导致出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 神经压迫出现麻木、感觉减退等。

纵隔淋巴结肿预防

纵隔淋巴结肿多数病因尚未明确,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感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保安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