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尿道憩室,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尿道憩室

尿道憩室

尿道憩室是指尿道周围与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每 1000 例泌尿系疾病中就有 3.5 例患尿道憩室,可见并不罕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以女性多见(多发生于 30~40 岁),多为单发,位于尿道与阴道之间。男性则多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腹侧。憩室大小及颈部宽窄不同,造成的尿路梗阻程度和症状也不同。小的憩室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憩室较大,可在尿道腹侧看到或触及肿块。尿道憩室的治疗,原则上应当完全切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 反复尿道周围腺体感染者。
  • 尿道下脓肿形成者。
  • l反复泌尿道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排尿后淋漓不尽者。

建议就诊科室

  •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尿道憩室?

有上述临床症状者,应怀疑本病。若憩室口大,导尿时导尿管可插入憩室内,有时导尿管可盘曲于大的尿道憩室内,用手可触及盘曲的导尿管[3]

憩室合并感染时,尿常规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有致病菌。尿道造影可看到憩室,后尿道憩室应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对诊断亦有帮助,但应注意避免穿破憩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您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 您在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女性有没有性交困难等病史?
  • 您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 您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 您在服用哪些药?

日常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 戒烟。
  • 健康、均衡饮食。
  • 规律锻炼。
  •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加强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清洁护理。

尿道憩室介绍

尿道憩室是指尿道周围与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

  • 每 1000 例泌尿系疾病中就有 3.5 例患尿道憩室,可见并不罕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 以女性多见(多发生于 30~40 岁),多为单发,位于尿道与阴道之间。
  • 男性则多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尿道腹侧。
  • 憩室大小及颈部宽窄不同,造成的尿路梗阻程度和症状也不同。
  • 小的憩室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憩室较大,可在尿道腹侧看到或触及肿块。
  • 尿道憩室的治疗,原则上应当完全切除。

美国尿道憩室治疗

患者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泌尿道及尿道旁腺感染。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

尿道憩室的治疗,原则上应当完全切除。

  • 憩室口小者,切除后将尿道缝合。
  • 口宽大者,憩室切除后,尿道行阴茎皮管尿道成形阴囊内包埋尿道成形术(Cecil 尿道成形术),以弥补尿道的缺损。
  • 憩室切除有困难者,将憩室大部分切除,残余部分行内翻缝合。单纯切开引流,多形成反复发作的尿瘘。
  • 各种憩室切除术,均需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或会阴部尿道造瘘。待尿道完全愈合后,再拔除造瘘管。有用经尿道切开憩室口前后唇治疗,可立即解除梗阻。

导致尿道憩室的因素

尿道憩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尿道憩室

亦名原发性尿道憩室或真性憩室,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下列 4 种原因引起:

  • 尿道海绵体先天性发育不良:尿道腹侧组织薄弱,尿流的压力使前壁扩张、突起,形成憩室。
  • 尿道沟未融合:像尿道下裂一样,尿道壁部分缺损,但周围组织发育良好,形成憩室。
  • 胚胎时尿道旁残留的细胞团:发育成囊状,进而与尿道沟相通,即成为憩室。
  • 憩室的远端常有尿道狭窄[2]

后天性尿道憩室

又名继发性尿道憩室或假性憩室,其原因有以下 3 点:

  • 尿道外伤:最为常见。尿道损伤后周围血肿、尿外渗、感染未能及时充分引流,周围组织机化,成为憩室壁。
  • 尿道结石:结石在尿道内停留,压迫尿道,局部坏死、穿破,形成憩室。
  • 尿道周围脓肿:尿道周围脓肿穿破尿道,形成憩室。憩室位于前列腺者,多因前列腺脓肿引起,临床上较常见。
该病以女性多见(多发生于 30~40 岁)。

尿道憩室症状

尿道憩室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 小的憩室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
  • 憩室较大,在排尿时由于尿液灌入憩室内,可在尿道腹侧看到或触及肿块,肿块可压缩,压缩时可有尿液自尿道口滴出。

尿道憩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开口大的憩室一般只造成尿路梗阻。细颈憩室由于引流不畅,可并发感染与结石。
  • 憩室若继发感染,局部有疼痛、红肿及压痛,压迫憩室有脓性尿液排出,当憩室向皮肤穿破后,可形成尿瘘。
  • 合并发结石时,憩室坚硬,扪之有沙石感。

尿道憩室预防

  • 防止尿道外伤。
  • 多喝水,健康、均衡饮食。
  • 预防尿道结石
  • 规律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