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脓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且部分患者无相应症状,使前列腺脓肿易被误诊或漏诊。出现相应症状后应尽早在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医生会结合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等手段,进行鉴别诊断。
前列腺脓肿起病急,病程进展快且容易被误诊、漏诊;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如出现相应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前列腺脓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且部分患者可无相应症状,直肠指检也有阴性表现的可能,这使得前列腺增生很容易漏诊、误诊,进而导致不良后果。若患者反复出现发热、排尿困难、尿道异常分泌物或反复尿路感染,经足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仍反复,需考虑此病。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患者经过治疗后要定期复诊,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机会。此外,还要穿宽松、纯棉的内裤,注意内裤的卫生。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前列腺脓肿是一种多发于 50~60 岁,继发于前列腺炎的罕见疾病。前列腺炎是由上行性尿路感染,或感染的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引起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导致的。
敏感的抗生素和良好的引流被认为是前列腺脓肿治疗中的两大重要部分,由于该疾病少见,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治疗指南。研究表明采取保守治疗的前列腺患者仅占 8.7%, 绝大多数需要外科干预治疗。
前列腺脓肿起病急,进展迅速,且易与其他它疾病混淆,大多数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及充分引流后,病情迅速控制,预后尚可。
前列腺脓肿为临床罕见病,发病率仅占前列腺疾病的 0.5%~2.5%,其发生与致病菌、感染途径和患者一般情况密切相关。
20 世纪 30 年代前,淋病奈瑟菌为该病的主要致病菌,约占 75%,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致病菌已转变为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淋病奈瑟菌仅占 5.9%,此外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也为常见致病菌。有以下两种感染途径:
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为本病的易感人群。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艾滋病、结核、 肝硬化、尿道检查、留置导尿等各种原因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均为前列腺脓肿发病的高危人群。
前列腺脓肿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为主。
前列腺脓肿的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前列腺炎,伴有下消化道症状,常为非特异性,可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发热、尿痛、 尿频、排尿困难、会阴部疼痛、血尿、尿道分泌物、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感、排便次数增加、背痛等,有些伴有附睾炎症,极少数患者可自然向尿道或直肠破溃。常被误诊为肛周脓肿或消化道疾病,容易出现误诊、漏诊。
前列腺脓肿若未能及时诊治,病情进展迅速,常会继发其它其他症状,常见并发症包括:
除了致病菌和感染途径之外,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做到以下几点,可以预防前列腺脓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