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反复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或有家族史,应该尽快就诊检查明确。贫血多为轻至中度, 约 1/3患者轻因骨髓代偿良好无明显症状。
新生儿起病者以黄疸常见。因长期贫血,可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受力下降或骨骼畸形, 甚至出现下肢溃疡。
由于长期溶血, 易在青少年期或成年后出现胆道结石、胆绞痛,必要时行胆囊切除。发病早晚与病情严重度有关。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或呼叫120:
出现急性溶血发作,导致严重贫血表现,或出现右上腹痛,应紧急就医。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需要通过血常规、网织红、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涂片寻找球形红细胞、甚至基因检测来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更加支持此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使得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变成球形,通过脾脏时球形红细胞易被破坏导致溶血。
与大多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一样,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尽量减少慢性溶血和贫血的并发症。没有针对潜在红细胞膜缺陷的特定治疗。
成人可能需要输血改善贫血,输血的阈值由其临床状况决定。
溶血程度相对严重的患者,脾切除可有效改善贫血。该疗法最好延迟到患者 10 岁以后实施。如果还存在胆囊结石,可以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同样,对于需行胆囊切除术的症状性胆石症患者,应评估同时行脾切除术的可能性,但仅适用于有临床指征(如症状性溶血性贫血和/或溶血的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本病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切脾疗效显著,预后佳。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遗传缺陷有异质性, 约 75%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史明显。
约 25% 的患者无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表现型变异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有关。
不同的分子遗传机制可能产生相同的膜蛋白缺陷, 不同突变基因的遗传、表达特点也有差异。
对于有明确患病者的家庭,建议进行家族检测、产前检查或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