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使得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变成球形,通过脾脏时球形红细胞易被破坏导致溶血。是北欧、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性慢性溶血病。是我国北方遗传性溶血贫血的主要病因。新生儿黄疸中 HS 约占 1%。遗传缺陷使正常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膜不稳定,形成球形红细胞,其稳定性、变形性、流动性下降、寿命缩短,在通过脾脏微循环时,易被破坏导致溶血。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脾肿大,易出现胆石症,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误诊漏诊率高。现已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溶血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胆红素)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轻、中、重度。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方法。切脾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免疫低下,易反复感染,应根据年龄、临床严重程度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疾病的主要危害:慢性的溶血会导致长期贫血、肝脾大、胆结石。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出现,表现的严重程度各异。如家族中有类似病患,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进一步就诊明确。该病为遗传性疾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血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反复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或有家族史,应该尽快就诊检查明确。贫血多为轻至中度, 约 1/3患者轻因骨髓代偿良好无明显症状。

新生儿起病者以黄疸常见。因长期贫血,可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受力下降或骨骼畸形, 甚至出现下肢溃疡。

由于长期溶血, 易在青少年期或成年后出现胆道结石、胆绞痛,必要时行胆囊切除。发病早晚与病情严重度有关。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或呼叫120:

出现急性溶血发作,导致严重贫血表现,或出现右上腹痛,应紧急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 血液科
  • 消化内科
  •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需要通过血常规、网织红、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涂片寻找球形红细胞、甚至基因检测来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更加支持此诊断。

  • 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根据家族史、溶血黄疸病史或其他表现怀疑为 HS 的患者都应进行检测。除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还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网织红细胞提示骨髓中红系造血能力,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明显升高。
  • 行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检测
  • 行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检测
  • 外周血涂片检查:注意有无典型的球形红细胞。
  • 渗透脆性检测:将红细胞置于不同渗透压的低渗缓冲盐溶液中孵育,并测量释放的血红蛋白(由于溶血)比例。该检测利用了球形红细胞溶血敏感性增加的特性。检测前将患者样本孵育 24 小时可加重渗透脆性并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复查。
  • 一般不需要进行骨髓检查
  • 已知的基因位点进行筛查
  • 腹部 B 超:检测有无胆石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
  • 有没有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 以前有没有得过胆囊结石或做过胆囊切除手术?
  • 什么情况下容易诱发加重?
  • 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吗?
  • 以前输过血吗,输红细胞频率是怎样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这个病是不是一定会遗传?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检查排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应当怎么治疗?
  • 什么情况下考虑行切脾手术?
  • 切除脾脏后还会反复溶血吗,有什么危害?
  • 可以打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吗?
  • 多久查一次血常规合适?

日常

日常应注意事项如下:

  • 轻症或无症状的患者往往在体检、家族筛查或某些诱因导致溶血加重时被发现,最常见诱因为感染,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交叉感染,应避免剧烈体力劳动、情绪紧张、劳累、寒冷诱发。
  • 未切脾女性患者可能在孕期出现严重贫血, 需严密监测,必要时输血治疗。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介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使得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变成球形,通过脾脏时球形红细胞易被破坏导致溶血

  • 是北欧、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性慢性溶血病。是我国北方遗传性溶血贫血的主要病因。新生儿黄疸中 HS 约占 1%。
  • 遗传缺陷使正常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膜不稳定,形成球形红细胞,其稳定性、变形性、流动性下降、寿命缩短,在通过脾脏微循环时,易被破坏导致溶血
  • 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脾肿大,易出现胆石症,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误诊漏诊率高。
  • 现已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溶血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胆红素)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轻、中、重度。
  • 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方法。切脾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免疫低下,易反复感染,应根据年龄、临床严重程度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 疾病的主要危害:慢性的溶血会导致长期贫血、肝脾大、胆结石。
  • 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出现,表现的严重程度各异。如家族中有类似病患,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进一步就诊明确。该病为遗传性疾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美国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

与大多数遗传性溶血贫血一样,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尽量减少慢性溶血贫血的并发症。没有针对潜在红细胞膜缺陷的特定治疗。

输血支持治疗

成人可能需要输血改善贫血,输血的阈值由其临床状况决定。

药物治疗

  • 叶酸:叶酸补充适用于中至重度溶血和/或妊娠的患者。中至重度溶血患者的常用剂量为1-2 毫克/天;合并任何程度 HS 的妊娠女性应接受高达4-5 毫克/天的剂量。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有助于减少患儿或严重贫血的成年患者对输血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患儿使用至 9 月龄左右可停止应用EPO。

手术治疗

溶血程度相对严重的患者,脾切除可有效改善贫血。该疗法最好延迟到患者 10 岁以后实施。如果还存在胆囊结石,可以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同样,对于需行胆囊切除术的症状性胆石症患者,应评估同时行脾切除术的可能性,但仅适用于有临床指征(如症状性溶血贫血和/或溶血的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切脾疗效显著,预后佳。

导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因素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遗传缺陷有异质性, 约 75%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史明显。

约 25% 的患者无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表现型变异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有关。

不同的分子遗传机制可能产生相同的膜蛋白缺陷, 不同突变基因的遗传、表达特点也有差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 贫血
  • 皮肤、巩膜黄染。
  • 脾肿大。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严重贫血
  • 肝脾大。
  • 胆石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预防

对于有明确患病者的家庭,建议进行家族检测、产前检查或遗传咨询。

美国日本医生

Paul Abrinko MD
经验:11-20年
Peter Nichol MD
经验:11-20年
Angela Ganan Soto MD
经验:11-20年
Jeffery Johnson MD
经验:11-20年
John Maul MD
经验:11-20年
Carl Peluso MD
经验:11-20年
Keith Pulvermacher MD
经验:11-20年
Jim Brewer MD
经验:11-20年
Randy Braaten MD
经验:11-20年
Charbel Maksoud MD
经验:1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