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任何心动过速相关症状的患者都应该及时接受规范的临床诊断措施,尽快明确病情。窦性心动过速是对各种病理、生理因素的临床反映,因此制定临床处置方案前,需对患者进行彻底的评估,寻找潜在的诱发因素。
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心动过速的症状。临床重在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处置。如果患者发生任何相关症状,都应该去医院就诊。
若发生以下情况,请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心内科
医生一般首先会询问病史、用药史和查体,初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心动过速的临床类型,以及可能的致病因素。
检测结果对于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患者还伴有其他心脏基础疾病,可能需要接受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患者心脏是否存在结构异常或损伤,从而影响正常心律。
日常生活应去除明确诱发窦性心动过速的因素,降低病情发作的风险。平时留心记录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状态,定期复诊时告知临床医生相关情况,以便于制定后续治疗策略。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最常见的一种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人体心脏有一处被称为窦房结的组织,它是天然起搏器,可以产生电脉冲,通过心肌传输,并使之按照一定的节律收缩或搏动。当心脏电脉冲正常传输时,通常的心率是每分钟 60~100 次,称为正常窦性节律。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性心律高于日常节奏,超过每分钟 100 次,产生这一现象的诱因多种多样,部分属于生理性的人体正常反应,部分是控制窦性心律机制失衡所致。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无需治疗,部分疾病或化学物质诱发的窦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要治疗原发病或去除致病因素。若症状无法消退可服药治疗,对于药物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采取射频消融或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多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无需治疗,按摩颈动脉窦、Valsalva 动作或其他刺激迷走神经的手法均可使窦性心动过速逐渐减慢。
同时可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对于症状无法自行消退的患者,则需要根据症状和病情程度给予治疗:
由于外界刺激或病理因素,导致窦房结发出的电脉冲频率高于正常水平,就会造成窦性心动过速。临床可分为 2 种类型: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房结发出的电脉冲频率高于正常水平,超过每分钟 100 次,就会造成窦性心动过速。它属于临床最常见的心动过速。目前,医学专家尚未确定其具体病因,可能涉及多种机制:
由于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因此关键在于区分窦性心动过速的具体类型。不同的类型在病理生理和预后等方面都具有本质的差异。
影响窦性心动过速发病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疾病或药理因素。主要类型如下所示:
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心脏可能无法有效的将血液泵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造成器官和组织缺氧,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心衰、昏厥。
部分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或通过心脏监测才会发现异常。
临床常见的窦性心动过速症状如下,主要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将血液泵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造成器官和组织缺氧所致:
窦性心动过速的并发症取决于心动过速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脏病等多方面因素。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预防窦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心脏健康,避免外界刺激或损伤。对于心脏病患者,则需要强化监控病情,遵医嘱治疗,降低发病风险。
保持心脏健康,避免外界刺激或损伤的具体措施包括:
规范治疗和监测既有的心脏疾病,降低病情进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