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胃肠间质瘤,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胃肠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GIST)也称为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的消化道肿瘤。大多数 GIST 发生于胃,部分发生于小肠,也可见于结肠和直肠、食管,以及少部分消化道外(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50 岁以上人群高发,病理是确诊 GIST 的“金标准”。胃肠间质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大约是(1~2)/10 万,在首次确诊时,大约 20%~30% 患者发现已有转移。常发生 50 岁以上的人群,以 55~65 岁多发,男女发病差异不明显。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产因子受体-ɑ(PDGFRA)的基因突变关系密切。该病的危险程度根据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以及核分裂像的情况,可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症状无明显临床特异性,常表现为腹部胀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早饱、恶心、呕吐、肠梗阻、体重下降等,症状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大约有 1/3 的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常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及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等。总体预后较好,但进展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差。由于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直接有效的预防手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胃・食道・十二指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胃肠间质瘤病情轻微时没有症状,常常是胃肠镜检查时意外发现。
  • 若发现疑似胃肠间质瘤的病变,应及时就诊专科门诊行相关检查。
  • 患者由于肿瘤破裂、消化道梗阻或阑尾炎样疼痛表现为急腹症,常常需要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 消化科
  • 胃肠外科
  •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肠间质瘤[1]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多依赖于临床的症状结合内镜检查,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 胃肠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肿瘤,同时可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对于腔内生长的间质瘤诊断性较好。
  • 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能清晰地显示,胃肠间质瘤的起源部位与周围脏器及组织的关系,能较好地发现黏膜下的肿瘤性变性。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是获取组织活检样本的首选方法。
  • 增强 CT 检查: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增强 CT 确定肿瘤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有无远处转移及判断药物疗效。增强 CT 检查是胃肠间质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与术前常用的评估手段。
  • 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肠间质瘤诊断的金标准为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将组织切片用显微镜检查组织形态,形态学改变(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 和 DOG-1 阳性)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较大。
  • 基因检测:在 CD117 阴性的胃肠间质瘤中具有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胃肠间质瘤对伊马替尼治疗后的反应。
  • PET-CT检查:是目前诊断胃肠间质瘤和评估分子靶向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方法。PET-CT 在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分期、预测恶性潜能、治疗决策、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胃肠道有哪些不适症状,是否有腹痛、腹胀,是否与进食相关?
  • 出现胃肠不适症状多久了?
  • 不适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 家族中有没有胃肠道肿瘤的患病史?
  • 是否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胃肠间质瘤是由什么引起的?
  • 是恶性肿瘤吗?
  • 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吗?一定要手术治疗吗?
  • 手术后还需要化疗、放疗治疗吗?
  • 治愈率高吗?
  • 复发几率大吗?
  • 大概能活多久?
  • 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日常

胃肠间质瘤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定期复诊,改善生活方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保持舒畅心情,正确对待疾病。
  • 患者术后注意避免进食较坚硬或是难以消化的食物。
  • 遵医嘱服用药物,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不适及时就诊。
  • 按医生嘱咐定期门诊复查随访。
  •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健康饮食。

胃肠间质瘤介绍

胃肠间质瘤(GIST)也称为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的消化道肿瘤。大多数 GIST 发生于胃,部分发生于小肠,也可见于结肠和直肠、食管,以及少部分消化道外(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50 岁以上人群高发,病理是确诊 GIST 的“金标准”。

  • 胃肠间质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
  • 胃肠间质瘤的发病率大约是(1~2)/10 万,在首次确诊时,大约 20%~30% 患者发现已有转移。常发生 50 岁以上的人群,以 55~65 岁多发,男女发病差异不明显。
  • 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产因子受体-ɑ(PDGFRA)的基因突变关系密切。
  • 该病的危险程度根据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以及核分裂像的情况,可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
  •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症状无明显临床特异性,常表现为腹部胀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早饱、恶心、呕吐、肠梗阻、体重下降等,症状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大约有 1/3 的患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常常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
  • 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及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等。
  • 总体预后较好,但进展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较差。
  • 由于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直接有效的预防手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美国胃肠间质瘤治疗

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将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根据胃肠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来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中,常用伊马替尼。

手术治疗

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下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

  • 较小的胃肠道间质瘤,包括食管的间质瘤及胃的间质瘤,可以进行内镜下的切除。
  • 较大的间质瘤或小肠间质瘤,多采用手术的方式,包括传统的开刀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
  • 出现远处转移相对较晚期的胃肠道间质瘤,多通过靶向药物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对肿瘤进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控制病情,促进根治性的切除。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传统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对胃肠间质瘤无效。不能切除和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可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 伊马替尼。
  • 舒尼替尼。
  • 瑞戈非尼。

复发转移的治疗[2]

胃肠间质瘤的转移及术后复发主要发生于腹腔,以肝脏及腹膜最多见。

  • 对胃肠间质瘤术后发生肝转移且能进行手术切除者,应尽量进行手术治疗并辅以药物治疗。还可进行射频消融、注射无水乙醇、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 对胃肠间质瘤术后再复发转移者,如有手术机会可再次进行手术以延长患者生命。
  • 对于无手术机会者可采用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等治疗,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可再次获得手术机会。

疾病发展和转归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核分裂像及是否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但总体预后较好。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后,预后可大大改善。

导致胃肠间质瘤的因素

胃肠间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产因子受体-ɑ 的基因突变关系密切。

胃肠间质瘤症状

胃肠间质瘤(GIST)一般起病较隐匿,肿瘤小者多无症状。往往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可因出现上腹部压迫感、饱胀、疼痛等不适等症状,在就诊时被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有时在腹部可触及包块。

胃肠间质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腹痛、腹胀。
  • 呕血、便血。
  • 腹部肿块。
  • 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
  • 体重下降。
  • 贫血

胃肠间质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 肠梗阻:肿瘤通常向腹腔内呈膨胀性生长,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肠梗阻。
  • 穿孔:胃肠间质瘤的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常需要手术治疗。
  • 肿瘤的占位效应:如食管 GIST 患者可发生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哽咽感。胃间质瘤患者,当肿瘤增大时,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饭量下降等表现。
  • 肿瘤转移: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肝及腹腔种植,淋巴结转移很少见。

胃肠间质瘤预防

胃肠间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直接有效的预防手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让医生来对你进行判断,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来明确病情。胃肠间质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美国日本医生

Ahmed Al-Hazzouri MD
经验:11-20年
Michael Abramson MD
经验:11-20年
Anis Ahmadi MD
经验:11-20年
April Fox MD
经验:11-20年
Christopher Boutin MD
经验:11-20年
Summer Dewdney MD
经验:11-20年
Scott Book MD
经验:11-20年
Joseph Horner DO
经验:11-20年
Ram Subramanian MD
经验:11-20年
Amrita Sethi MD
经验:11-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