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离子通道病平时没有心绞痛发作、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发作往往就会发生晕厥、心脏骤停或猝死。不过该病多发生于夜间睡眠状态,往往伴有呻吟、呼吸浅慢或呼吸困难。
心脏离子通道病发病往往十分凶险,患者一旦睡眠出现呻吟、呼吸浅慢或者呼吸困难,以及发生晕厥等危险状况,必须立即实施急救。
心血管内科
临床诊断检查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清离子测定,可有电解质紊乱表现。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长Q-T间期综合征可表现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短Q-T间期综合征表现为ST段近乎消失,常伴T波高尖、窄且不对称,Q-T间期<300毫秒;布鲁加达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右胸导联ST段呈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2]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相关护理措施有益改善本病病情。
心脏离子通道病(Cardiac Ion Channelopathies,CICP),也称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Inherited Arrhythmic Syndromes),是指由于心肌细胞各主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一组遗传性疾病。CICP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本病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进行危险分层,风险评估,可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临床决策。LQTS危险分层因素包括QTc长短、T波电交替及存在2个致病基因变异等;BrS危险分层因素主要有基因变异及碎裂QRS波;CPVT危险分层因素包含心脏骤停病史、发病年龄及是否使用β受体拮抗剂。携带KCNQ1基因突变的SQTS更易发生心律失常,或需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
心脏离子通道病多属于负责产生心脏离子通道的特定DNA片段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所致。根据突变的通过不同,可分为钠离子通道病、钾离子通道病、钙离子通道病、氯离子通道病等。每一个心肌细胞都被一层膜包围,这层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分开。离子通道是离子进出心肌细胞的通道,它允许电流运动。发挥“电调节”作用的离子通道一旦不正常,就会造成心电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心律紊乱),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