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褥疮,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褥疮

褥疮

褥疮主要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营养不良而出现损伤、溃烂,甚至坏死。最常见于骨骼突出部位的皮肤,例如肩部、肘部、足跟、脚踝、臀部和尾骨等处。好发于因病或术后无法行动或长期卧床、使用轮椅的人群。患者因病或术后卧床,身体无法活动,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潮湿、褶皱,可导致褥疮。高龄、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患其他疾病,可增加褥疮风险。褥疮严重程度逐渐进展,早期表现为红斑,随后进展为溃疡,可深达皮下组织和骨骼,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褥疮专用敷料和伤口清创术可有助于褥疮早日愈合,严重的可能需手术缝合和皮瓣修复。无法活动的患者,需定时帮助翻身,采用避免受压的特制床垫和防护垫。饮食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摄入足量液体。同时应做好皮肤护理,有效降低褥疮风险。

美国褥疮治疗

褥疮治疗主要包括定时翻身、选用合适的床垫和防护垫、使用可促进愈合的敷料,确保饮食富含蛋白质;必要时可服用抗生素或进行清创术。外科手术闭合伤口有一定的风险。通常不推荐直接外用抗生素药膏。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褥疮?

  • 外用敷料。以海藻、凝胶、薄膜等材质制成,含有维生素、钠、钙等成分,可帮助褥疮愈合,促进新生皮肤细胞生长,保持周围皮肤干燥。医生一般不建议使用纱布外敷。
  • 外用药膏。如果患者因大小便失禁引起皮肤炎症或损伤,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药膏来治疗。
  • 抗生素。如果溃疡发生感染,引起脓毒血症骨髓炎等并发症,医生会处方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 止痛药。翻身、伤口护理可能会令人感到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钠)可缓解疼痛。

治疗褥疮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 清创。如果有大量坏死组织,医生可能先在病变部位实施局部麻醉,然后通过高压水流喷射、超声、切除等方法,清理创面,促进愈合。
  • 皮瓣修复。如果褥疮范围较大,无法自行愈合,医生可能建议实行手术修复,闭合伤口,加速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医生会清洁伤口,取下附近健康的皮肤、肌肉或其他组织(皮瓣),植入患处并让伤口闭合。通常患者本身健康状况较差,这种手术有一定难度。手术可能出现植入的皮肤组织坏死、引起脓毒血症骨髓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治疗建议。

导致褥疮的因素

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期受压是褥疮最常见的原因。患者不能正常运动、长期保持相同的坐卧姿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患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褥疮。


褥疮的病因是什么?

褥疮形成的原因包括:

  • 皮肤和组织长期受压是最常见的原因。
  • 在床上或椅子上滑动,皮肤可能形成褶皱。
  • 照护者在床单上拖动患者,或床单褶皱不平,可引起皮肤擦伤。
  • 皮肤潮湿,如汗液、尿液或排泄物没有及时清理,长期潮湿使皮肤更易破溃,并形成褥疮。

哪些因素会增加褥疮形成风险?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褥疮的风险:

  • 身体无法活动。常见于脊髓损伤、瘫痪昏迷或术后患者。
  • 大小便失禁。
  • 营养不良。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会影响皮肤健康,令伤口愈合延缓。
  • 认知功能下降。如果因某种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认知能力下降,就无法自主采取措施预防褥疮,也无法了解预防褥疮的重要性。
  • 老龄。超过 70 岁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出现运动机能的问题,皮肤也变得更薄、更干且弹性降低,因此更易受到损伤。
  • 吸烟。吸烟会使皮肤干燥,并损害皮肤的血液循环。
  • 患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肾衰竭、心力衰竭多发性硬化症' target='_blank'>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皮肤愈合能力,或造成运动机能下降。

褥疮症状

褥疮最常见于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变色、按压后不泛白,伴疼痛或瘙痒。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疱和溃疡,伤口最终可达骨骼和肌肉。


褥疮有哪些症状?

身体任何部位长期受压,都可能形成褥疮,最常见于骨骼突出的部位。根据久卧不动患者常见的卧床姿势,以下部位最容易形成褥疮:

  • 头部后方;
  • 耳朵;
  • 肩部;
  • 肘部;
  • 女性乳房;
  • 腰部;
  • 股骨,即大腿骨;
  • 臀部;
  • 膝关节内外侧;
  • 足跟。

根据病情的发展阶段,褥疮大致可分为四期,症状特点如下:

一期褥疮(皮肤完整、无疮口):

  • 病变皮肤疼痛,但没有破溃;
  • 病变皮肤发热,比周围皮肤更软或更硬;
  • 病变皮肤变色,肤色较浅的患者会变红,而肤色较深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蓝紫色斑块,而且按压变色部位也不会泛白。

二期褥疮(皮肤破损、形成溃疡):

  • 形成开放性的伤口或水疱,有痛感;
  • 伤口可达皮肤深层组织;
  • 水疱内有澄清的液体。

三期褥疮(深层伤口):

  • 伤口扩散至皮下深层组织,形成一个凹坑;
  • 可见皮下脂肪,但骨头、肌肉尚不可见。

四期褥疮(深可见骨):

  • 伤口极深,范围也更加广泛;
  • 伤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组织。

三期、四期褥疮,因为组织损伤严重,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或只有轻微疼痛。

还有一些情况,褥疮无法分期。这是由于溃疡底部被其他组织或脓水遮盖,医生无法看清病变部位的特征,无法明确分期。


褥疮有哪些并发症?

褥疮可能引起以下严重的并发症:

  • 继发感染,严重时形成蜂窝织炎。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可引发患处红肿热痛、发炎化脓。
  • 骨感染。溃疡感染可深入骨骼,导致骨髓炎。这种疾病会降低关节和四肢的功能。
  • 毒血症皮肤溃疡可能导致全身血液感染。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可致命。

褥疮预防

褥疮的预防重在长期坚持,需要定时调整姿势,每天检查皮肤状况,确保饮食有足够的营养。危险人群应戒烟、保持健康体重。


如何预防褥疮?

完全预防褥疮并不容易,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褥疮风险:

  • 如果不能行动或术后需要卧床静养,患者本人或照护者应咨询医生,预估风险,为正确的护理做好准备。
  • 定时调整姿势。如果患者无法行动,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协助。
  • 每天检查皮肤状况,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因身体不便,看不到有些部位,可请他人或医务人员帮忙查看。
  • 健康、均衡饮食。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有助于伤口愈合、促进皮肤新生。
  • 保持健康体重。过轻或过重都会增加褥疮发生风险。
  • 戒烟。吸烟让皮肤变干、减少皮肤血流,从而增加发生褥疮的风险。

就医

无论是住院治疗还是静养康复期间,患者或照护者一旦发现褥疮症状,就必须尽快就医处置,避免症状恶化或发生感染。医生在询问症状、病史、查体后,可能通过细菌培养、皮肤活检、验血等检查方法诊断褥疮,查明病因和严重程度。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已发生严重感染,需立即治疗:

  • 患处皮肤红肿、伤口流脓。
  • 痛感加剧。
  • 发热(38℃ 以上)。

医生如何诊断褥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并为患者查体。还可能会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褥疮:

  • 血液检查。可检查是否发生感染。
  • 细菌培养。医生会从伤口处取下一点皮肤组织,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检查是否有细菌生长,以鉴别可能感染的细菌。
  • 皮肤组织活检。医生会从伤口处取下一点皮肤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判断病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患者家属哪些问题?

  • 卧床不动/坐轮椅有多久了?褥疮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 一般以什么姿势卧床?多久换一次姿势?
  • 疼痛严重吗?
  • 有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吗?
  • 以前出现过相似症状吗?怎么处理的?
  • 平时是怎么护理的?
  • 饮食习惯是什么?

患者/患者家属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褥疮是怎么形成的?
  • 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我?
  • 要做哪些检查?
  • 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 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 哪些情况造成伤口不易愈合?
  • 应该如何选择床垫?
  •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应该多长时间换个姿势躺着?哪种姿势更好?

日常

褥疮患者和照护者平时要注意定时翻身、更换姿势,选用合适的轮椅和床垫等,做好皮肤护理。健康饮食、保证营养,也有助于伤口愈合。


得了褥疮,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定时换姿势

每隔一段时间,换一种坐卧姿势,有助于缓解皮肤受压,帮助预防病情进展。医生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翻身时间,比如 15 分钟一次或 2 小时一次。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医务人员或家属需提供帮助。关于如何调整坐卧姿势、如何使用可能需要的辅助设备,可咨询医生。以下是相关提示:

  • 遵医嘱定时换姿势。如每 15 分钟换一次坐姿,如果需要,可请医务人员或家属帮忙。
  • 简单活动。如果可以,可练习双手扶着轮椅扶手,慢慢抬起身体。
  • 选用合适的轮椅或床垫。有些轮椅可以倾斜,缓解长期局部受压。特制的充气床垫有助于变换身体着床的部位,也可以选用泡沫防护垫或压力调节垫。可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的轮椅或床垫。

均衡饮食

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帮助促进伤口愈合。多喝水,防止脱水,脱水会延缓愈合。

皮肤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滋润。用温和的沐浴液和温水清洗,不要用力擦洗。洗澡后使用保湿霜或乳液,防止皮肤脱水。
  • 及时清理大小便。如果有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涂抹护肤霜,减少刺激。
  • 每天检查皮肤。要特别注意骨骼突出和皮肤褶皱的部位。有些部位自己无法看到,可请人帮忙检查。

褥疮介绍

褥疮主要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营养不良而出现损伤、溃烂,甚至坏死。最常见于骨骼突出部位的皮肤,例如肩部、肘部、足跟、脚踝、臀部和尾骨等处。

好发于因病或术后无法行动或长期卧床、使用轮椅的人群。

  • 患者因病或术后卧床,身体无法活动,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潮湿、褶皱,可导致褥疮。高龄、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患其他疾病,可增加褥疮风险。
  • 褥疮严重程度逐渐进展,早期表现为红斑,随后进展为溃疡,可深达皮下组织和骨骼,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 褥疮专用敷料和伤口清创术可有助于褥疮早日愈合,严重的可能需手术缝合和皮瓣修复。
  • 无法活动的患者,需定时帮助翻身,采用避免受压的特制床垫和防护垫。饮食需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摄入足量液体。同时应做好皮肤护理,有效降低褥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