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治疗主要包括定时翻身、选用合适的床垫和防护垫、使用可促进愈合的敷料,确保饮食富含蛋白质;必要时可服用抗生素或进行清创术。外科手术闭合伤口有一定的风险。通常不推荐直接外用抗生素药膏。
皮肤和皮下组织长期受压是褥疮最常见的原因。患者不能正常运动、长期保持相同的坐卧姿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患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褥疮。
褥疮形成的原因包括: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褥疮的风险:
褥疮最常见于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变色、按压后不泛白,伴疼痛或瘙痒。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水疱和溃疡,伤口最终可达骨骼和肌肉。
身体任何部位长期受压,都可能形成褥疮,最常见于骨骼突出的部位。根据久卧不动患者常见的卧床姿势,以下部位最容易形成褥疮:
根据病情的发展阶段,褥疮大致可分为四期,症状特点如下:
三期、四期褥疮,因为组织损伤严重,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或只有轻微疼痛。
还有一些情况,褥疮无法分期。这是由于溃疡底部被其他组织或脓水遮盖,医生无法看清病变部位的特征,无法明确分期。
褥疮可能引起以下严重的并发症:
褥疮的预防重在长期坚持,需要定时调整姿势,每天检查皮肤状况,确保饮食有足够的营养。危险人群应戒烟、保持健康体重。
完全预防褥疮并不容易,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褥疮风险:
无论是住院治疗还是静养康复期间,患者或照护者一旦发现褥疮症状,就必须尽快就医处置,避免症状恶化或发生感染。医生在询问症状、病史、查体后,可能通过细菌培养、皮肤活检、验血等检查方法诊断褥疮,查明病因和严重程度。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已发生严重感染,需立即治疗: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并为患者查体。还可能会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褥疮:
褥疮患者和照护者平时要注意定时翻身、更换姿势,选用合适的轮椅和床垫等,做好皮肤护理。健康饮食、保证营养,也有助于伤口愈合。
每隔一段时间,换一种坐卧姿势,有助于缓解皮肤受压,帮助预防病情进展。医生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翻身时间,比如 15 分钟一次或 2 小时一次。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医务人员或家属需提供帮助。关于如何调整坐卧姿势、如何使用可能需要的辅助设备,可咨询医生。以下是相关提示:
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可帮助促进伤口愈合。多喝水,防止脱水,脱水会延缓愈合。
褥疮主要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因缺血、营养不良而出现损伤、溃烂,甚至坏死。最常见于骨骼突出部位的皮肤,例如肩部、肘部、足跟、脚踝、臀部和尾骨等处。
好发于因病或术后无法行动或长期卧床、使用轮椅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