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老年抑郁症,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狭义的老年抑郁症指的是老年期首发的,以情绪低落为表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国内外研究显示,其患病率约为10%-15%。退休后社会地位的改变、躯体疾病的困扰,以及生活应激事件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抑郁症。核心症状可概括为“三低”,即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改变生活方式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抑郁症可能会增加痴呆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快治疗。只要坚持规范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老人仍会逐渐表现出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预后往往不佳。

就医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起病隐匿,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可以使用心理量表进行自查。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老年人出现各种疼痛或身体不适症状,反复就医未见明显异常;
  • 精力不济、闷闷不乐、对以前的爱好不感兴趣;
  • 焦虑、烦躁不安,甚至有“做人没意思”的念头;
  • 自觉记忆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 近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
  • 长期受慢性疾病困扰。

建议就诊科室

  • 心理科
  •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就诊和普通抑郁症一样,也需要问诊、精神检查、量表评估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 心理量表检查:医生可能会使用经典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老年抑郁量表(GDS)等。
  • 鉴别诊断:由于老年抑郁症会存在认知受损症状,需要与痴呆鉴别,因此,医生也会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等,排除认知障碍的可能。
  • 躯体疾病排查:实验室检查、头颅 CT/MRI 等也是必要的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躯体疾病。

日常

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常常伴有其他的躯体疾病,吃的药很多很杂。老年人的体质也远不如年轻人,肝肾代谢药物的能力也有所下降。所以老年抑郁症的日常注意主要集中在用药上。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老年人常用的抗抑郁药,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多数可以耐受。如果出现躯体不适,且难以忍受或心中担忧,应及时和您的主诊医师沟通,而不要自作主张,随意减药、停药。
  • 老年人常使用多种内科药物,例如降压药、降糖药,以及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疾病的药物。医生在选用抗抑郁药时,会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
  • 疗效不佳时,即持续存在躯体、睡眠、饮食不佳、情感淡漠等表现,首先应请医生再次诊断,排除脑器质性因素和躯体疾病的影响。如诊断确切,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 如果先前的药物治疗已有疗效,可采用增效治疗,例如,合并其他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
    • 如先前所使用的抗抑郁药疗效不佳或难以耐受,可考虑换用其他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
    • 对难治性病例,可考虑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等,常比大剂量用药更为安全有效。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

一、基本护理

1.生活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果亲属工作忙,也可请人照护,24小时不应该离人。让老人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生活有一定规律,并注意合理安排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立、久卧。

2.饮食护理

合理安排老人的饮食,饮食应有规律,并注意合理搭配,保证营养供给,让老人吃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应注意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密切观察老人的食物和水分的摄取,要观察记录老人的排便情况。

3.用药护理

坚持服药,家属既要耐心,又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更不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

4.防止发生意外

由于这种老人有自杀企图,所以不可疏忽大意。事故多半发生在一刹那,因此凡是能成为老人自伤的工具都应管理起来。加强巡视,专人看护,妥善保管好药物,防止老人藏药,服药后还要检查口腔。

二、心理护理

1.沟通

多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发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地做心理说服和解释鼓励工作。让老人自己结合病情,找出自身发病的因素,从思想上认识并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帮助老人树立治愈的信心。

2.鼓励

引导和鼓励老人与外界接触,并指导其参加集体活动及简单的劳动。当老人任务完成时,应给予真诚的赞赏,使其感到自己是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逐渐增加其工作量,工作的复杂性和与其他人的合作性,完成后都给予表扬,避免老人长时间隔离于房间中。

3.建立良好的照护关系

家人照护老人时要态度和蔼、举止端庄、主动热情。要尊重老人,做好操作前解释,以取得老人的理解与合作;与老人交谈时要用亲切的目光,鼓励老人说出最担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给予积极意义的语言刺激,诱导和启发老人努力倾诉内心的想法,耐心倾听老人的心理问题,同情其挫折,关心其痛苦,使老人感到尊重和理解,以取得老人的信任与合作。

4.引导老人转移注意力

对于面临逆境的老人,应分散和转移其注意力,使之逐渐忘却不愉快的事情,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还可鼓励老人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淡忘烦恼,心境好转。引导老人进行自我安慰,对于不顺心的事尽量从环境、机遇等客观方面寻找原因,不要过分内疚、自责,这对调节心理平衡大有裨益。

5.正确对待衰老和疾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进入老年后,各种生理功能都进入了衰退阶段,如形态的老化、感觉器官功能下降、神经运动功能缓慢、记忆力减退等。有的老年人察觉或意识到衰老,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就容易焦虑多疑,心情沮丧、颓废,从而加速衰老。

对这些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

(1)首先要识老、服老,合理和实事求是的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过分劳累和紧张;但又要不畏老,切忌忧心忡忡、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老朽感、末日感。实际上,人到老年,虽然生理功能多有减退,但就整体心理能力而言,多数老年人在完全衰老以前,不仅继续保持学习的能力,而且智力水平还可以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所提高。

(2)人到老年,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疾病的增加,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对疾病的态度,一是要警惕,二是不要怀疑忧虑。在身体有变化或感到不适时,要重视,及时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诊治;但是,也不要稍有不适就终日忧虑,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以致让疑虑忧郁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6.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的成分,因此,培养健康的情绪,注意情绪的紧张适度,使情绪有适当的稳定,保持心理平衡,对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老年抑郁症介绍

  • 狭义的老年抑郁症指的是老年期首发的,以情绪低落为表现的一种心理疾病。
  • 国内外研究显示,其患病率约为10%-15%。
  • 退休后社会地位的改变、躯体疾病的困扰,以及生活应激事件等,都可能导致老年抑郁症。
  • 核心症状可概括为“三低”,即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
  • 改变生活方式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 抑郁症可能会增加痴呆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快治疗。
  • 只要坚持规范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老人仍会逐渐表现出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预后往往不佳。

美国老年抑郁症治疗

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电休克疗法,以及较新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有时,这些治疗方法会被结合起来使用。医生会根据症状的类型和程度、既往治疗史、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等因素,来推荐适合老人的疗法。

药物治疗

  • 如果非药物干预无效,且抑郁症状严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或/和有自杀风险,就应考虑使用抗抑郁药正规治疗。
  • 与青壮年的抑郁症一样,出于疗效考虑,老年人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仍需足剂量、足疗程。但用药上可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不宜超出说明书推荐的最大剂量,频繁换药也不可取。
  • 医生会根据老人的一般情况、躯体疾病史、症状特点等,尽可能选择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弱的药物,如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舍曲林等。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不良反应,特别是服药初期,老人可能会将抑郁症导致的躯体不适归结于药物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 心理治疗可改善老年患者的无助感、自尊心低下、无力感及负性认知等。对轻度抑郁患者或重度抑郁恢复期患者,可使用心理治疗,但中重度抑郁的初始治疗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心理治疗(IPT)、问题解决治疗(PST)等。

电休克治疗(ECT)

ECT在治疗老年抑郁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老年人因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而无法服用传统的抗抑郁药物时,或者当抑郁症非常严重并干扰日常生活时(例如饮食、洗澡和梳洗)时,或者当自杀风险非常高时,ECT便成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 对于非认知障碍、非躯体疾病所致的原发性抑郁症,只要坚持规范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 但部分老人经过系统治疗,仍逐渐表现出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预后往往不佳,可能是痴呆早期表现,需进一步到神经科或精神科诊治,合并使用促智药。
  • 至于老年抑郁症是否与痴呆相关,目前还不能肯定回答。但研究表明,抑郁会增加患痴呆的风险。

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因素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较多,包括躯体疾病的困扰、丧偶及独居、遭遇心理社会逆境(如退休、残疾、经济困难、缺少照顾和隔离)等。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社会地位的改变(如退休)是影响老年人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特别是一些职业地位较高的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整日无所事事,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渐渐产生“无用感”。
  • 社会应激事件是老年抑郁症发生、复发的另一大“元凶”。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本就不佳,对负性生活事件更敏感,一旦卷入超出承受的投资失利,或过度介入儿女的婚姻纠葛等事件,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抑郁症?

增加老年人罹患抑郁症的因素包括:

  • 女性;
  • 单身、未婚、离异或丧偶;
  • 缺乏支持性的社会人际关系网;
  • 应激生活事件。

卒中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癌症痴呆和慢性疼痛等类似疾病,可进一步增加抑郁症风险。另外,下列抑郁症风险因素也常见于老年人中:

  • 特定的药物或联合用药;
  • 身体形象毁坏(来自于截肢、癌症手术或心脏病发作);
  • 重度抑郁症家族史;
  • 恐惧死亡;
  • 独居、社会隔离;
  • 其他疾病;
  • 既往有自杀企图;
  • 存在慢性或严重疼痛;
  • 抑郁症病史;
  • 最近失去亲人;
  • 吸毒。

老年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对老年人的影响与年轻人不同。在老年人中,抑郁症经常与其他疾病和残疾一起出现,且持续时间更长。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呢?

1.情感低落:情感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患者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既往有的兴趣爱好也变得没意思,觉得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甚至会感到绝望,对前途无比的失望,无助与无用感明显,自责自罪。

2.意志活动减退:患者可表现为行动缓慢,生活懒散,不想说话(言语少、语调低、语速慢),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交往。总是感到精力不够,全身乏力,甚至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但既往对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食欲差,不愿进食,体重下降等。

3.失眠失眠是老年抑郁症的一大典型症状,以早醒为主要特征。凌晨醒后情绪非常低落,对于即将到来的白天及如何度过非常苦恼。

4.容易发脾气:老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极端易怒或烦躁,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5.躯体不适表现:老年抑郁症与典型抑郁症的区别在于很多抑郁起始表现为躯体不适感,如肌肉的疼痛,胃肠道症状如呃逆、反酸、嗳气、便秘、腹泻等,尿频、胸闷心慌等不适,因这些症状常常与其他躯体症状并存,特别容易误诊和漏诊。

总结如下:

  • 核心症状:典型的抑郁症核心症状可概括为“三低”,即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愉快感缺失。
  • 伴随症状: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更多集中在躯体不适、记忆力减退等方面,症状不典型者居多。例如生活缺乏动力、失眠、躯体不适较多,记忆力、注意力及执行功能(如做决策、解决问题、同时完成多重任务等)受损。
  • 自杀风险:人至暮年,精力原本就会下降,加上心境的持续低落,容易出现自杀观念及自伤、自杀行为,住院和护理的比例也增加。有报道称,我国64-75岁的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为47.8/100000,农村老年女性是城市老年女性的3倍多。

老年抑郁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研究表明,抑郁会增加痴呆的风险。部分老人经过系统治疗,仍逐渐表现出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认知障碍,预后往往不佳,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

老年抑郁症预防

建议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锻炼,有助于预防抑郁症状。

  • 推荐老年人进行的体育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游泳、健步走、慢跑、门球、广场舞等。
  • 尽量不要参加对抗性过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 最好也不要频繁爬山、爬楼梯,以免膝盖受损。
  • 运动频率可保持在每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
  • 增加营养、多参与愉快的聚会或社交活动,也有助于预防抑郁情绪。
  • 家人要带动老人,主动陪他们动起来、走出去、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