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国外脂溢性皮炎,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新生儿和成年人。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又称为“乳痂”或“摇篮帽”;而我们熟悉的“头皮屑”,其实就是成人脂溢性皮炎的一种表现。可发生于人体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部、面部、前胸、腋窝等处,易复发。一般男性多于女性,2 周~1 岁的婴幼儿和 30~60岁的人群较为多发。脂溢性皮炎可能是一系列诱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与遗传、疾病、精神、免疫、药物、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状,是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出现瘙痒的红斑,覆盖有油腻的鳞屑或痂皮。治疗方式为在患处皮肤上,使用外用含药洗剂、抗真菌或激素类药膏,必要时医生会处方口服药物。头皮屑可以采用非处方去屑洗发水定期清洗,鳞屑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用矿物油或橄榄油软化之后再清洗。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宝宝清洗“摇篮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的用药,正确清洁护理皮肤等方法有助于改善症状。遗传性皮脂溢出的体质无法预防,但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油性皮肤人群应做好清洁和护肤功课、作息规律、远离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就医

什么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果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比如失眠、心理压力、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皮肤出现感染,如红肿热痛甚至流脓的时候,应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 儿科
  •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脂溢性皮炎?

  • 观察症状: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皮肤症状来判断是否为脂溢性皮炎。
  • 皮肤活检:也可能需要刮取皮肤细胞用于活检,以排除症状类似于脂溢性皮炎的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酒渣鼻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或患儿家长哪些问题?

  • 孩子头上的鳞屑出现多久了?
  • 孩子正常进食和睡眠受到影响了吗?
  •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 平时作息规律吗?睡眠是否充足?
  • 工作压力大吗?最近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了吗?
  • 饮食上有什么偏好?
  • 有饮酒的习惯吗?
  • 在服用哪些药物?
  • 自己做过哪些处理?

患者或患儿家长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得的是银屑病还是湿疹?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我?
  •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头皮屑?会自行脱落吗?
  • 孩子得的是银屑病?湿疹?还是尿布疹?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孩子?
  •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用什么药?医保报销吗?
  • 能治好吗?多久能治好?会复发吗?
  • 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 这个病是遗传的吗?会传染吗?
  • 孩子的“摇篮帽”应该如何处理?
  • 孩子是不是应该使用特制的洗发水?
  •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 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成人护理

  • 遵循医嘱治疗:不要擅自延长用药时间或增加用药次数。医生处方的药物,要足疗程足量使用。
  • 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滋润。每天用温和的沐浴露和温水清洗,不用热水、去油性强的沐浴用品。沐浴后及时涂抹润肤霜。
  • 定期清洁头皮:按照医生推荐的方式定期清洁头皮,必要时可先涂矿物油等产品软化1~2小时。如果胡须部位也有皮损,也应用含药洗发水或药液清洗。刮掉胡须有利于缓解症状。
  • 勤涂抹防晒霜:参加户外运动时要涂抹防晒霜。
  • 少用塑型产品:暂停美发计划。治疗期间,暂时不要使用发胶、染发剂等化学品。
  • 宽松舒适衣着:穿着宽松、天然纤维材质的衣物,如纯棉衣物。
  • 无酒精成分保养品:选择护肤品时要注意,不要选用含酒精成分的产品。
  • 留心症状变化:如果现有治疗护理方案无效,应咨询医生及时调整药物或护理方法。如果发现复发或加重,也要及时复诊。
  • 谨慎对待替代疗法:茶树精油、芦荟胶等产品,是否能够改善脂溢性皮炎,并未获得医学证据支持,使用前要咨询医生。
  • 充足睡眠: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 均衡饮食:饮食上要多吃蔬果,少吃高脂高糖食品,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酒。

婴儿护理

  • 补充维生素H:有研究表明,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生物素(B组维生素的一种,也称为维生素H)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蛋黄,能够改善“摇篮帽”症状。
  • 轻柔清洗孩子头皮:使用不含药物成分的婴儿洗发水每天洗一次头,并用小软毛刷轻轻梳理,使鳞屑松脱,随后用水将洗发水冲洗干净。如果鳞屑较为顽固,可以先在头皮上涂搽矿物油,软化 1~2 小时。
  • 棉签拭去眼周鳞屑:如果宝宝眼睑有发红或脱屑的症状,可以每晚用清水清洗,并用棉签拭去鳞屑。热敷可能也会有所帮助。

脂溢性皮炎介绍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新生儿和成年人。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又称为“乳痂”或“摇篮帽”;而我们熟悉的“头皮屑”,其实就是成人脂溢性皮炎的一种表现。

可发生于人体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部、面部、前胸、腋窝等处,易复发。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2 周~1 岁的婴幼儿和 30~60岁的人群较为多发。

脂溢性皮炎可能是一系列诱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与遗传、疾病、精神、免疫、药物、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症状,是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出现瘙痒的红斑,覆盖有油腻的鳞屑或痂皮。

治疗方式为在患处皮肤上,使用外用含药洗剂、抗真菌或激素类药膏,必要时医生会处方口服药物。

头皮屑可以采用非处方去屑洗发水定期清洗,鳞屑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用矿物油或橄榄油软化之后再清洗。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宝宝清洗“摇篮帽”。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的用药,正确清洁护理皮肤等方法有助于改善症状。

遗传性皮脂溢出的体质无法预防,但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油性皮肤人群应做好清洁和护肤功课、作息规律、远离刺激性食物、清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美国脂溢性皮炎治疗

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

在保证饮食营养均衡、睡眠充足、正确护肤的基础上,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脂溢性皮炎症状:

药用洗发水

  • 对于成人“头皮屑”:可以选择含有煤焦油或酮康唑、水杨酸、硫化硒、吡啶硫酮锌等成分的去屑洗发水。刚开始每天洗一次头,症状缓解后,每周用 2~3 次。洗头时让洗发水在头皮上停留 5 分钟以上,再冲洗干净。药用洗发水不仅可以用来洗头,还可以用在脸上、胡须、双耳和胸部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轻轻揉搓,停留 5 分钟再冲净。
  • 对于孩子“摇篮帽”:家长可以每天用温水以及温和的婴儿洗发水清洗头皮,减少刺激。如果婴儿洗发水无效,可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请医生推荐适合孩子的药用洗发水。洗头时,先在孩子头皮上涂抹含矿物油、橄榄油、凡士林成分的护肤品,软化顽固的“乳痂”。再用柔软的梳子,如软毛牙刷轻柔梳理,帮助鳞屑脱落,随后再用温水冲净洗发水。“摇篮帽”一般几个月就可以消退。

糖皮质激素

  • 皮损发生在皮肤褶皱部位:医生会处方糖皮质激素药膏,涂抹患处控制炎症。对于患儿,医生会处方低强度糖皮质激素药膏,涂抹时要避开眼睛、外阴等部位。
  • 皮损范围很大、炎症严重:医生可处方糖皮质激素口服药,如泼尼松。

抗真菌药

医生常处方含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的乳霜或复方乳霜;还有抗真菌口服药,如伊曲康唑,起到杀灭马拉色菌的作用。

外用免疫抑制剂药

如果症状较轻,或者以面部为主,医生可能处方含免疫抑制药的软膏,如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软膏。

补充营养素

医生可能处方或推荐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锌片。

抗生素

如果皮损继发细菌感染,医生会处方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疾病发展和转归

脂溢性皮炎有时会自愈,但经常会相伴终生。症状时而消失,时而加剧。

脂溢性皮炎发病一次可持续数年,但通常可以通过良好的皮肤护理加以控制。

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因素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常见于新生儿和 30~60 岁的成人。男性或油性皮肤者的患病比例较高,与皮肤过敏和银屑病也有一定关系。

脂溢性皮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多数认为遗传和真菌的影响。新生儿和成人的病因可能有所差异。

  • 遗传因素:脂溢性皮炎可能具有家族倾向性。
  • 真菌作用:一种名为马拉色菌的真菌可能与发病有关。马拉色菌定植在皮脂溢出的部位上,与皮脂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作用,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

根据成人脂溢性皮炎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 精神压力。
  • 神经。
  • 免疫系统功能失调。
  • 日常饮食。
  • 营养素缺乏(B族维生素)。
  • 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某种药物。
  • 干燥寒冷的天气。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可能的原因:

  • 激素转移:母体雄激素经过胎盘转移,刺激新生儿皮脂腺生长。
  • 真菌作用:马拉色菌在皮肤上定植,也可能与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的发生有关。因此,新生儿头上出现这些油腻的鳞屑,并不能说明家长没有护理好。

哪些人容易患脂溢性皮炎?

  • 2周~1岁的新生儿。
  • 30~60 岁的成人。
  • 男性。
  • 油性皮肤的人群。
  • 酗酒人群。
  • 精神抑郁患者。
  • 心脏病发作卒中恢复期患者。
  •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
  • 患有其他皮肤疾病,如痤疮、酒渣鼻、银屑病等。
  • HIV 感染者或患艾滋病患者。

脂溢性皮炎症状

脂溢性皮肤炎好发于人体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部、脸部、前胸、腋窝等处。通常患处皮肤会有瘙痒、红斑和剥落的皮屑,呈油腻的白色或淡黄色。

脂溢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成人的“头皮屑”和新生儿的“摇篮帽”都是脂溢性皮炎的常见症状。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好发于

  • 头部3 月龄以下的婴儿经常会出现“摇篮帽”,头皮上长了一层油腻、灰黄色的痂皮或鳞屑,一般没有炎症,不疼不痒,不影响婴儿身体健康,也不影响日常饮食和睡眠。一般到了1岁之前,症状就会消退。
  • 面部皮损还可发生在面部、前额、耳后、眉毛和眼睑,出现油腻性的红斑,上面有油腻性鳞屑。
  • 穿尿布的部位:新生儿脂溢性皮炎还可能出现在穿尿布的部位,容易被误认为是“尿布疹”(尿布疹是因为新生儿尿液和粪便内的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引发的疹子)。

成人脂溢性皮炎好发于

  • 头部:即“头皮屑”,头皮出现红斑、毛囊丘疹和脱屑。肥胖人群头皮还会结痂。
  • 面部:主要在鼻子周围、上眼睑或耳后,一般会伴发痤疮。
  • 胸背部:一般为淡红色斑片,斑片边缘不和周围皮肤融合。邻近斑片可融合成“地图”状。
  • 多部位:肥胖患者多出现于手臂和腿部的皮肤皱褶处、外阴、腹股沟、腋窝、乳房下方等。
  • 肚脐周围。

脂溢性皮炎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脱发:如果不治疗,导致毛囊损伤,可能引起脱发。
  • 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褶皱处的皮损,容易继发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

脂溢性皮炎预防

如何预防脂溢性皮炎?

以下方法有助于减少脂溢性皮炎发生或加重:

  •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激动。
  • 注意卫生习惯:每周定期洗头,确保头皮清洁,并且避免用水过热,不要用力抓挠,以免炎症加重。
  • 避免刺激性的洗发水和沐浴露:洗头可用非处方去屑洗发水,但要避免香味过重或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洗发水和沐浴露。
  • 均衡健康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高糖高脂食品;忌食辛辣、酒精等刺激食物。
  • 注意皮肤保养:寒冷干燥季节,尤其要注意皮肤保湿。
  • 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如果同时患痤疮、酒渣鼻、银屑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