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黏液瘤诊断时易与其他心脏疾病混淆,医生为了能够确诊该病,可能会要求患者做一些相关辅助检查,帮助诊断,更好把握住治疗时机。
另外,CMRI 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亦使其能够对心脏肿瘤性质做较准确的判断,并且在鉴别黏液瘤和血栓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1]。
多数心脏黏液瘤患者手术治疗成功概率较高,但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概率在 1% 到 5% 之间。患者复发的原因包括:不完全切除、术中肿瘤播散和多灶性肿瘤等[1]。
生活中日常饮食如果不加以注意,仍可能再次发作。因此,要想减少复发可能,必须按时复查,注意日常运动与饮食。
心脏黏液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原发性心脏肿瘤,极少发生恶变。其组织可能是由心内膜下原始间叶细胞转化而来[1]。
心脏黏液瘤多发于心房,特别是左心房,占 75%,23% 位于右心房,约 2% 位于心室,极少数发生于瓣膜[2],右心系统则多发非黏液性肿瘤和原发恶性肿瘤[2]。该病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但好发于 30~50 岁的成年人,且多见于女性。
心脏黏液瘤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旦确诊后,最佳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1]。
心脏黏液瘤起源于心内膜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叶细胞,房间隔卵圆窝处富含该细胞,因此卵圆窝为心脏黏液瘤的好发部位[1]。
大多数的心脏黏液瘤都是散发性的,且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家族性黏液瘤具有家族遗传性特点,被证明与卡尼复合征相关。
心脏黏液瘤的症状与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速度、瘤蒂的长短以及是否发生脱落、出血、坏死等相关。随着疾病的进展,大多数患者至少会出现三联症中的一种症状,即心脏梗阻、肿瘤栓塞和全身反应[1]。而具体症状,因肿瘤的所在位置不同,而产生区别,主要分为 3 类,左房、右房和心室黏液瘤。
根据肿瘤位置不同区分:
心脏黏液瘤的常见症状包括[1]:
在病情进展中,由于肿瘤或组织移位形成栓子进入血管,心脏黏液瘤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
心脏黏液瘤发病原因不明,目前暂无积极有效的预防方式。
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饮食、合理锻炼,有助于减少非家族性心脏黏液瘤患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