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前述常见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注意,就诊目的不是单纯解除消化道梗阻,而是积极查明并消除导致消化道梗阻的病因。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通常根据前述典型症状、体征,结合 X 线、超声、CT、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不难得出诊断(部分先天性消化道梗阻患者可在超声等产前检查中发现),包括明确消化道梗阻的类型、性质(严重程度)、病因、部位等[1][2][4][8]。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对于诊断为消化道梗阻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尽量规避可能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做法。当然病因不同,其具体护理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11]:
消化道梗阻是指从口腔至肛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位置发生的狭窄或闭锁[1]。梗阻部位上游的消化道因食物、水、消化液等的蓄积而引发一系列症状、造成各种并发症。
消化道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纠正梗阻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改善症状、解除梗阻;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消化道梗阻的病因、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4]。
若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情进一步加重,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消除病因[4]。
若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患者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可出现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营养不良、肠穿孔肠坏死、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4][5][6]。除了及时治疗,消化道梗阻患者的预后还与原发疾病有关:良性病变导致的消化道梗阻,若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应积极消除病因;而恶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梗阻,通常预后较差,应以缓解病情、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2][7]。
导致消化道梗阻病因主要为:机械性通过障碍,包括炎症引发的消化道内腔缩窄,各种疾病堵塞消化道内腔,消化道外壁受压导致内腔变小等;还有胃肠道动力异常,即各种原因导致肠管蠕动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消化道内容物无法正常输送[2]。
患有前述各种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消化道梗阻,不再赘述。
消化道梗阻患者常见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4]。不同病因和位置的消化道梗阻各有其不同的症状特点,比如食管梗阻以吞咽困难为主,胆道梗阻常见黄疸表现等。消化道梗阻的危害在于并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营养不良、肠穿孔、肠坏死、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4][5][6]。
消化道梗阻的常见症状包括:
若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患者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可出现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营养不良、肠穿孔肠坏死、感染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等症状[3][4][5][6]。
常见并发症包括:
由前述病因可推测,消化道梗阻的预防重点在于及时、积极地治疗那些可能导致消化道梗阻的各种疾病。详见病因和治疗相关段落,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