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以持续进行性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T淋巴细胞数目也急剧增加。
(2)心肌损伤标志物: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心肌坏死时,肌钙蛋白升高。
(3)免疫监测:包括抗体、尿微量蛋白等检查。
2.心电图
心电图是用于诊断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排斥反应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有QRS波总和的电压变化、T波倒置、电轴右偏和心律失常。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一般术后72h开始检查,发生排斥反应时,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舒张时间缩短,以及射血分数减少等,但其特异性低。
(2)X线:一般术后4周内心影形态比较固定,如果出现心影扩大、心包积液进行性增多、肺水肿等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像学表现,可考虑有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3)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其主要分支分布、狭窄情况,心脏移植术后1年,患者应定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4.病理检查
心内膜活检是确诊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其中右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心肌活检最常用的途径。但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室壁穿孔、栓塞、穿刺部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并且频繁活检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心脏移植术后,应高度警惕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及免疫学监测,及时发现排斥反应。当怀疑排斥反应时进行心内膜活检,目前心内膜活检是确诊本病唯一的诊断依据。
1.超急性排斥反应
临床一旦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要立即用强心药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超急性排斥反应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立即去除移植的心脏,再次移植。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心脏排斥反应采用免疫“冲击”治疗,目前临床可以使用的免疫抑制药有很多种,这些药物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大多数心脏移植中心采取免疫抑制“三联”或“四联”方案,常用的药物为环孢素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皮质激素(泼尼松或6a-甲基泼尼松龙)、单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
3.慢性排斥反应
对慢性排斥反应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术后在有效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对减少慢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益处。
心脏移植术后,致炎细胞因子表达,通过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而导致同种移植物的损伤。
1.超急性排斥反应
这种反应是受体对移植物的一种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现象,可在受体与供体间建立起血液循环后数分钟至24h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心脏恢复血液循环后,立即出现复跳困难,不能维持正常血压。
2.急性排斥反应
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2~10周发生率最高。轻度和中度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多无症状和体征。当重度排斥反应发生时,可出现周身乏力、低热、食欲缺乏、活动后心悸和气短等症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大、心脏扩大、奔马律、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和心包摩擦音等体征。
3.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手术1年后。常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等不典型症状,即使发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大部分患者也不会出现心绞痛,患者可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