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疾病管理工作,注意饮食禁忌以免发病或病情恶化。
新陈代谢是体内物质合成和分解过程的总称,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石。从出生之后,为了维持个体存活,并逐步生长、发育,直至繁衍后代,人体都需要吸收营养和能量,并排出代谢废物。人体时时刻刻都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一旦代谢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发生了障碍,就会形成代谢性疾病(Metabolic Disorders),导致相关物质缺乏或过度累积,进而对局部组织器官或全身各系统造成健康损害。
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
不同类型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病因,纠正体内代谢平衡,避免造成严重危害。
补充缺乏的营养物质,例如:
通过药物纠正代谢障碍,例如:
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 2 类: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病因主要包括,创伤、病变、感染,以及营养失衡;先天性病因则包括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通常认为代谢性疾病往往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类型代谢性疾病虽然致病因素、发病过程有所差异,但最终都表现为 2 种情况:相关物质水平过高,在体内过度累积;或出现相关物质缺乏、流失,无法维持正常功能。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干扰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并逐步对全身各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人体的物质代谢需要维持稳定的动态平衡。即使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也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以糖尿病、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为例:
如果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或未能将其及时清除,更有可能严重损害人体健康,例如:
假如人体代谢障碍导致物质缺乏、流失同样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
代谢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具体形成过程尚不完全明确。对于先天性代谢疾病,临床无法预防。获得性代谢疾病可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习惯,从而尽量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