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持续性、偶发性、发作时症状较轻且可在较短时间内自行停止的患者可不必就诊。患有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儿童可暂不治疗,大部分患儿成年后症状可消失。当患者发作频率高、心率快、持续时间长、不可自行终止、有逐渐加重趋势,且出现严重症状、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时,就需要至医院诊治了。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症状不典型,但与其他心动过速不同,该病具有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发病的特点。临床确诊该病主要依靠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因器质性心脏病导致该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症状较轻、发作频率低、可自行终止发作的患者应加强体检,定期复查心电图或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积极良好心态,避免劳累及剧烈情绪波动,并注意避免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过量饮酒、缺氧等诱发因素。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该病治疗要点为控制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转复心律。通过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该病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亦不佳,而射频消融术安全、微创,可达到根治效果。
该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对于洋地黄中毒者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对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者应及时予以补钾治疗。
原发疾病治疗:针对该病常见病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心包炎等,应及时予以治疗和控制,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该病的发病机制为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肌损伤或心肌细胞电生理变化引发,其中,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 target='_blank'>急性心肌梗死、肌病' target='_blank'>心肌病、心包炎等)可导致心肌损伤,心脏手术造成的瘢痕也可导致心肌损伤,而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可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变化而发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此外,过量饮酒、缺氧等常为诱发因素。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因素造成,发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体检,并遵医嘱及时有效治疗原发疾病。有家族史孕妇或儿童应加强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