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过去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arget='_blank'>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以及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细胞)生成血小板障碍,从而致使血小板计数减少(低于 100×109/L)。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发病机理都是因为自身免疫的因素,但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不详,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有明确的原因或基础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不止免疫因素。因此,在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时,要排除其他原因或者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ITP 患者常见的出血症状包括紫癜、鼻出血、月经过多和牙龈出血。而血尿、咯血、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相对少见。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关。ITP 的患者有无出血或者出血症状,和患者血小板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出血情况受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病变、血小板数量(小于 30×109/L)等多种因素影响。医生会建议做血、尿、大便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判断有无出血情况或者寻找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行免疫全套(抗核抗体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幽门螺旋杆菌、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除了部分患者可观察治疗外,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均应接受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首选糖皮质激素,其他二线药物治疗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是作为非药物治疗的二线治疗手段。ITP 在儿童常为自限性疾病,在成人常为慢性疾病,易复发、迁延。尽管 ITP 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严重出血(内脏大出血等)和相关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反复门诊救治、反复住院和较高的死亡率。ITP 患者需要正确面对疾病,预防出血为首要注意事项。如果有相关出血风险和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血液

就医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个发病比较急的疾病,儿童尤为明显。而成人起病较隐匿,症状不明显时,不易发现。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如果患者在第一次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减少,即数目小于 100×109/L,需及时就诊或咨询血液内科医生,排除相关疾病,明确诊断;
  • 如果患者已经确诊该病,在治疗或者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血小板数目低于 30×109/L 时,需及时返院就诊;
  • 如果全身有出血情况时,也需及时返院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 血液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大便检查、影像学检查、骨髓穿刺涂片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确诊。

常见的相关检查如下:

  • 血、尿、大便检查:初诊时,需要进行血、尿、大便常规检查,目的是,先明确血小板减少的数量情况,并检测消化道和尿道的出血情况。另外,因为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因此,需要检测如下项目:
    • 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
    • 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等;
    • 甲状腺功能指标:TSH(促甲状腺激素)、T3(三碘甲状原氨酸)、T4(甲状腺素)等;
    • 凝血功能;
    • 免疫全套: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
    • 输血前全套: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
    • 免疫球蛋白定量:主要针对儿童患者,以排除儿童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 腹部彩超:辅助判断是否有肝硬化、脾脏肿大,排除脾功能亢进
  • 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部分继发性 ITP 的患者,可能是由于 HP 感染所致。
  • 骨髓穿刺涂片及细胞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分子生物学检测:不是成年患者必须检查的项目。但有系统性症状或者其他症状、60 岁以上和接受脾切术的患者,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 血糖:对于要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因为会有使血糖升高的风险,必须监测血糖。
  •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生成素检测:不作为常规检测手段,但是部分患者可能会涉及该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有没有出血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已经出现了多久?
  • 出血症状是否能自行缓解?症状有什么加重的诱因?
  • 除了出血症状还有其他症状吗,如乏力、发热、腹胀、腹痛、脱发、口干等?
  • 正在服用或者最近服用过哪些药物?
  • 既往有肝病或者其他传染性疾病病史吗,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 对于儿童患者,之前接受过哪些预防性接种和疫苗史?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 我是怎么患上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能治好吗?
  •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日常

预防出血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首要注意事项。

日常应注意以下事项:

  • 当血小板数量低于 30×109/L 或全身有出血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特别是口腔卫生,避免吃坚硬的食物(如骨头、鱼刺等);
  • 避免激烈运动或增加出血风险的职业活动;
  • 高血压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
  • 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 慎用药物,在需要使用药物时,可查阅说明书或咨询医生,减少因药物增加的出血风险;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老年人忌焦躁、忌发怒;
  • 戒烟、戒酒:烟酒对机体影响极大。一些容易出血的基础疾病,可因烟酒诱发;另外,烟对血管的损伤极大,酒对胃肠道的刺激也极大,吸烟喝酒容易加重患者的出血风险。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介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过去称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arget='_blank'>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以及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细胞)生成血小板障碍,从而致使血小板计数减少(低于 100×109/L)。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发病机理都是因为自身免疫的因素,但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不详,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有明确的原因或基础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不止免疫因素。因此,在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时,要排除其他原因或者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 ITP 患者常见的出血症状包括紫癜、鼻出血、月经过多和牙龈出血。而血尿、咯血、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相对少见。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关。
  • ITP 的患者有无出血或者出血症状,和患者血小板的多少并无直接联系,出血情况受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病变、血小板数量(小于 30×109/L)等多种因素影响。
  • 医生会建议做血、尿、大便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判断有无出血情况或者寻找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行免疫全套(抗核抗体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幽门螺旋杆菌、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 除了部分患者可观察治疗外,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均应接受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首选糖皮质激素,其他二线药物治疗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等。(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是作为非药物治疗的二线治疗手段。
  • ITP 在儿童常为自限性疾病,在成人常为慢性疾病,易复发、迁延。尽管 ITP 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严重出血(内脏大出血等)和相关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反复门诊救治、反复住院和较高的死亡率。
  • ITP 患者需要正确面对疾病,预防出血为首要注意事项。如果有相关出血风险和症状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美国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因为大部分 ITP 患者是在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患者的出血症状和体征,对于决定是否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血小板的绝对数量,也是作为是否选择治疗的重要考虑指标。血小板计数较高、无出血症状的患者,通常都是予以观察;当血小板数量较低、有出血症状或有导致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就应该及早治疗。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在排除相关使用禁忌症后,是 ITP 患者标准治疗的首选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治疗有效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将激素逐渐减量并停用。不按照医生指导规律服药的患者,复发几率高于规律服药的患者;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静脉丙肿球蛋白):当患者需要紧急增加血小板数量时,可作为急救使用;
  • 利妥昔单抗:可以减轻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抗体和异常免疫细胞对血小板的破坏;
  •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艾曲波帕片口服、或特比澳、罗米司亭注射等,可以促进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
  • 免疫抑制剂:抑制异常的免疫。如硫唑嘌呤、环孢菌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几个世纪以来,脾切除术都被认为是治疗 ITP 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然而,新型疗法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等的涌现后,脾切除术逐渐降为 ITP 的次选疗法,但是和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对 ITP 患者而言,脾切除术仍然有最高的治愈率。近年,绝大多数 ITP 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其他治疗

  • 止血药物可以减轻出血症状;
  • 局部出血可通过按压,或者用抗纤溶纱布等填塞止血;
  • 月经过多的患者,可使用避孕药物,减少经量,缩短经期。

疾病发展和转归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大多数儿童中,病程呈自限性,可自发缓解,治疗缓解后不易复发;而对于成人,此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患者在治疗缓解后,较易复发、迁延。ITP 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然而,重要部位的严重出血,会导致死亡。

导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因素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

常见原因有哪些?

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自身免疫因素。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血小板,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免疫异常,也使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制造血小板的功能下降,因此,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

哪些患者更易发生出血?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在患上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出现出血情况:

  • 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抗凝剂(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口服华法林、利伐沙班,使用肝素等),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化疗药物(肿瘤患者);
  • 有可能导致出血的相关脏器疾病的患者:如胃肠道疾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呼吸道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泌尿道疾病(泌尿道结石、肿瘤等)等;
  • 没有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在 140/90 毫米汞柱(mmHg)或以上,就是高血压。而长期处于这样的血压水平以上的患者,即为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 存在影响止血的其他疾病的患者:主要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如先天性出血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凝血因子主要通过肝脏产生,肝硬化或者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降低,因此,更容易出血;
  • 年龄较大者(大于 60 岁):危及生命的出血发生率,在超过 60 岁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
  • 既往有出血病史的患者:既往有出血病史的患者,可能存在血管病变、血小板功能障碍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因此,在血小板减低的情况下,就更加容易出血;
  • 存在创伤的患者
  • 手术术后患者
  • 分娩女性
  • 从事增加出血风险的体育或者职业者:如拳击、摔跤等;
  • 血小板数量小于 30×109/L 的患者:出血风险和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症状

大约有 25% 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减少;大约有 1/3 的患者在诊断时血小板数目大于 30×109/L,且无明显出血症状;而出血的患者,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以皮肤、表浅黏膜出血为主,表现为紫癜、鼻出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

  • 皮肤的出血通常表现为紫癜(或者瘀斑、瘀点),红色,按压不消失,常见于四肢的远端或者被压迫的皮肤处(如被紧身的腰带、袜子等压迫的皮肤);
  • 自发性鼻出血:也常见,可能表现为双侧鼻出血;
  • 月经过多: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 牙龈出血:通常也为自发,且和正常牙龈出血的患者相比,ITP 患者的牙龈出血,通常不能自行停止。既往有牙结石、牙龈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

少部分患者可有内脏等重要脏器出血的症状,通常都有相关脏器的基础疾病。

  • 血尿:表现为洗肉水样的小便,或者体检时,发现尿常规有隐血;
  • 咯血:表现为咯鲜红血液或暗红色血液凝块;
  • 胃肠道出血:表现为柏油色样的黑便,出血量小时,仅在大便常规检查中,发现隐血;
  • 颅内出血:通常见于血小板数量低于 10×109/L 的患者,并常与外伤或者血管病变相关;
  • 疲乏:是原发性 ITP 患者常见的症状,约 20~40% 的患者有疲乏症状。随着患者血小板数目升高,疲乏症状可缓解。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预防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明确的病因,因此并无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患病后预防出血,则是患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患者需要在日常中重视上述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