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湿疹的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表现。医生会检查皮肤状况,了解症状表现,还会询问健康状况、皮疹或过敏的家族史,必要时还会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
基于这些信息或结果,医生一般可判断是否为湿疹。
除症状表现为,湿疹还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
此外,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湿疹要特别注意护肤,症状较轻时可使用保湿霜、乳液或乳膏来涂抹患处。
在日常生活中,湿疹患者要注意以下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以缓解症状:
此外,湿疹容易复发,应定期复诊:
具体复诊时间以医生建议为准,复诊主要评价疗效、病情变化、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等。
局部治疗、系统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均可用于湿疹,应注意选用对皮肤无刺激的治疗方法。
湿疹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等。
应选用对皮肤无刺激的治疗,预防并适时处理继发感染,对皮肤干燥的亚急性及慢性湿疹加用保湿剂。
主要有以下药物可用于治疗湿疹:
此外,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对湿疹可能有一定疗效。如果存在真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还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
湿疹的发生原因还不太清楚,可能与多种体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一部分为直接接触性刺激性湿疹,一部分可能为迟发型超敏反应介导的接触性变态反应性湿疹。
湿疹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体内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湿疹的发生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湿疹主要的危险因素有:
湿疹常表现为丘疹、丘疱疹、红肿,瘙痒,患部皮肤暗红色(红斑)等症状。
湿疹按病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以及慢性湿疹,症状都不太一样。
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
自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烫洗可加重皮肤损伤。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经过不适当的处理后,可能会导致病程发展较久,进而变成亚急性湿疹。
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能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受损皮肤呈暗红色,可有少量鳞屑及轻度浸润,也可有剧烈瘙痒。
如果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久久不愈,就可能表现为慢性化。
主要症状是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自我感觉也会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湿疹可以从上面的任一个阶段开始发病,并向其他阶段转变。湿疹常因搔抓而形成糜烂面,如果继发感染则会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可出现发热等。如果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性湿疹。
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