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可发现痫样放电,定位致痫灶,并判断癫痫类型。脑电图表现因癫痫发作类型而异。常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较低,多需要规范化脑电图或长程视频脑电图配合检查。
2.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首选颅脑磁共振检查,可发现颅内细微结构异常,如海马硬化、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等,对于癫痫病因诊断、手术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是癫痫患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项目。CT整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如磁共振,且孕产期女性禁用,不作为癫痫患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是对 MRI 的补充。PET、SPECT、脑磁图、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弥散张量成像(DTI)等检查,可以辅助癫痫灶及脑功能区定位。
3.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常规、尿常规等,有助于判断是否有糖尿病、尿毒症等原发疾病。脑脊液检查可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颅内肿瘤。
4.神经心理学检查
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判断语言优势半球、有助于致痫灶的定位分析。
根据癫痫发作史、热水沐浴诱发癫痫发作,以及脑电图痫样放电可确诊。
热浴性癫痫需要与一些非癫痫性发作性的疾病鉴别,常见的有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睡眠障碍、多发性抽动症等。脑血管造影、颅脑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热浴性癫痫的治疗重点是避免诱因、控制癫痫发作,有原发疾病者,还需要治疗原发疾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
1.药物治疗
如果病因不明,并且发作频繁,首先进行药物治疗来控制发作。抗癫痫药物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和新型抗癫痫药物,传统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新型的抗癫痫药物有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需要根据癫痫发作的形式、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确定适当的用药种类与剂量。
抗癫痫药物治疗尽可能单药治疗,如果正确选择一种抗癫痫药物,新诊断癫痫患者的无发作率能达到 60%~70%。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量,以既能控制发作,又不产生不良反应的最小有效剂量为宜,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如果应用两种单药治疗后仍不能控制发作,应该考虑合理的联合治疗。一旦找到可以完全控制发作的药物和剂量,就应坚持长期、不间断地用药,并定期复诊,不能自行随意减量或停药。
2.手术治疗
如果进性正规药物治疗2年以上、血药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每月仍有4次以上发作,或脑部有明确的原发病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癫痫灶定位明确。②切除病灶应相对局限。③术后无严重功能障碍的风险。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①前颞叶切除术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②颞叶以外的脑皮质切除术;③癫痫病灶切除术;④胼胝体切开术;⑤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等。除此之外,还有迷走神经刺激术、慢性小脑点刺激术、脑立体定向毁损术等,也有一定疗效。
预后依病史、病因、病情和治疗情况等而异。
热浴性癫痫有特异性诱发因素,当沐浴(池浴或淋浴)水温较高时,会出现癫痫发作,发作类型主要有复杂部分性发作和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热浴性癫痫发作。两种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具有以下不同的表现。
1.复杂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有些仅有意识模糊的表现,发作时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但是发作过后可以描述发作时的经过。有些不仅出现意识障碍,还同时有不自主运动症状,如咀嚼、吞咽、舔舌等无意识的动作。
2.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强直期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全身肌肉呈强直性收缩,眼睛睁大,两眼球上翻,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用手电筒照射瞳孔时,瞳孔毫无反应),持续10~20秒后转入阵挛期。阵挛期表现为肢体有节律地抽动,持续30~60秒或更长,出现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牙关紧闭,可出现大小便失禁。从发作到意识完全恢复一般为5~15分钟。
常见的并发证有喉痉挛;气道阻塞;肌肉剧烈运动可引起乳酸中毒、血PH值显着下降等代谢紊乱;认知障碍,如记忆障碍和智力障碍;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1.洗澡时降低水温,以预防热浴性癫痫的发作。
2.避免熬夜、疲劳等。
3.适当控制碳水化物的摄入总量;不喝浓茶、咖啡、可乐等使大脑兴奋的饮料;不饮酒,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4.注意心理调节,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