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就医
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 口腔、鼻腔、眼睛、喉咙干燥。
- 生殖器官肿胀、疼痛。
- 患处灼伤感。
- 患处溃烂、伴随脓状分泌物。
- 患处充血、水肿、糜烂、脱屑。
- 发热。
- 关节痛。
- 疱疹。
就诊科室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有没有瘙痒和疼痛的感觉?
- 有没有性行为?性接触史?
- 身体其他地方有没有出现炎症等不适症状?
- 既往有哪些病史?
- 有没有肿瘤病史?如血管瘤、淋巴管瘤等?
- 以前做过什么检查?
- 有没有吃过什么药物治疗?
- 平时喜欢抽烟喝酒吗?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取以下方法来诊断黏膜损害并明确黏膜损害的原因。
- 病史:黏膜损害的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患者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及发病前饮食、使用的处方和非处方药物等信息,还需要告知职业、近期性行为史。
-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口腔、女性外阴和阴道等。检查时需要保证光线充足,充分暴露病患处,同时还要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皮损伤。检查患处是否有分泌物,还需要询问患者患处是否有瘙痒、疼痛感、灼烧感等感觉。
- 细菌、真菌或病毒培养:对患者患处的分泌物进行培养,判断病因是细菌感染引起还是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并判断具体是哪种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
- 血液检查: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用来检测和判断病因,如是否存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