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高血糖,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高血糖

高血糖

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人的血糖处于动态平衡,保持相对恒定,若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高血糖(Hyperglycemia)。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 3.9~6.1 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3.9~7.8 毫摩尔/升。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通过合成、分解糖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血糖的稳定还有赖于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其中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最为重要。神经系统参与调节激素的分泌,功能异常可引起高血糖。高血糖的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程度有关,部分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长期高血糖可以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若发现血糖升高,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遵从医嘱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如血糖升高程度严重,出现脱水,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可危及生命,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控制饮食热量,适度运动,规律生活,放松心情都可以预防高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且通过生活方式无法控制血糖,需要辅助应用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

就医

何时就医

出现下列情况应尽快到医院查明原因:

  • 意外发现血糖升高者,应尽快到医院复诊,例如体检,血糖仪检测等。
  • 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症状。
  • 既往有高血糖病史,出现视物模糊,双下肢发凉,麻木,疼痛,浮肿等症状。

一旦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 既往高血糖病史,出现意识萎靡,呼吸有烂苹果味道,恶心,呕吐等。

就诊科室

  • 内分泌科
  • 急诊科

就医前准备

导致高血糖的原因较多,就医前需提前准备好既往病例资料,选择相应科室就诊,同时医生为了尽快确诊,可能询问以下问题:

  • 有没有经常感到口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大概多少?
  • 有没有多食,体重反而减轻?体重的具体变化?
  • 平日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精神压力?
  • 是否有亲属患有高血糖?
  • 既往是否有高血糖,高血压,脂质异常血症,高尿酸病史?
  • 女性是否有巨婴分娩史?
  • 既往应用药物史?

常用检查

医生可能会采取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 静脉血浆葡萄糖:直接反映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检测空腹血糖是最常用的糖尿病诊断方法。
  • 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医生通过检测空腹、餐后血糖,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还可以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如妊娠糖尿病等。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患者既往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医生对既往高血糖病史不详患者诊断。也是监测长期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
  • 糖化血清蛋白:反映既往 2~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尿液分析:医生通过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医生还可能进行下列检查,以判断导致该症状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 胰岛素及 C 肽释放实验:评估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
  • 内分泌激素:例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
  • 自身免疫抗体:例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等,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
  • 肝肾功能:评估患者脏器功能,用于指导制定降糖方案。
  • 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用于长期高血糖患者并发症的评估。

高血糖介绍

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简称血糖,正常人的血糖处于动态平衡,保持相对恒定,若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高血糖(Hyperglycemia)。

  •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 3.9~6.1 毫摩尔/升,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3.9~7.8 毫摩尔/升。
  •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通过合成、分解糖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血糖的稳定还有赖于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其中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最为重要。神经系统参与调节激素的分泌,功能异常可引起高血糖。
  • 高血糖的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和血糖升高程度有关,部分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长期高血糖可以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 若发现血糖升高,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遵从医嘱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如血糖升高程度严重,出现脱水,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可危及生命,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 控制饮食热量,适度运动,规律生活,放松心情都可以预防高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且通过生活方式无法控制血糖,需要辅助应用口服或注射类降糖药物。

美国高血糖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高血糖的治疗,短期目标是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长期目标是预防并发症:

  • 基础治疗: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运动方案,定期监测血糖。
  • 药物治疗: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会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包括口服和注射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有减重,降压,器官保护等作用。
  • 综合防治:降压,调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防治。

导致高血糖的因素

常见原因

  • 环境因素: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造成超重或肥胖,引发高血糖。
  • 内分泌疾病:各类激素分泌失衡均可以引起高血糖,例如各种类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毒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
  • 精神因素:神经系统可以调节激素的分泌,严重的心理应激,长期精神压力较大可以引起高血糖。
  • 药物: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精神类药物等均可以引起高血糖。
  • 其他疾病:肝脏疾病,胃肠道术后形成的倾倒综合征,某些重大疾病,感染。
  • 生理因素:进食高热量食物,剧烈运动等也可以引起一过性高血糖。
  • 遗传因素:2 型糖尿病往往呈家族聚集性。

危险因素/高危人群

存在以下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高血糖:

  • 高热量饮食和(或)缺乏运动的超重和肥胖人群。
  • 年龄在 45 岁以上。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既往曾经出现过高血糖。
  • 女性有巨婴分娩史。
  • 高血压,脂质异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类疾病的人群。
  • 长期口服激素,避孕药,利尿剂等药物。

高血糖预防

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采取以下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调节病情:

  • 定期体检:患者日常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血糖。对于长期高血糖患者,还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并发症筛查。
  •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合理制定饮食热量计划;适度运动,尽量保证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等;放松心情,规律生活。
  •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坚持执行:医生针对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病情会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后长期坚持,不能私自停药或更改方案。

美国日本医生

Ricky Clay MD
经验:6-10年
Nathan Formaini DO
经验:6-10年
Sergio Murillo MD
经验:6-10年
Heather Benjamin MD
经验:11-20年
Suzanne Reitz MD
经验:11-20年
Heather Miske DO
经验:11-20年
Bert Hepner DO
经验:11-20年
Steven Paterno MD
经验:11-20年
Aliana Abascal MD
经验:3-5年
Wali Abawi DO
经验: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