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患者以急性全身症状起病,如发热、 盗汗、体重减轻、周身皮疹。就诊时常为疾病晚期,早期病人常无症状。如发现无症状的多发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患者合并感染,此为该病最主要死亡原因。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根据血常规、生化、骨髓、淋巴结或活检可诊断该病。
该病病因及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可能与药物、感染有关,日常生活中避免相关接触。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本病是以 T 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伴高内皮血管及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在过去,该病被认为是由异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常常伴有异常的蛋白血症,被称为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伴异常蛋白血症),修订的欧美淋巴瘤分类把将其正式命名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 T 细胞淋巴瘤。
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治疗、靶向治疗[3]。
先进行化疗,诱导疾病达到缓解,化疗方案是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最新版的,关于 NHL 的治疗指南中一线化疗方案为 CHOP(一种治疗非淋巴瘤' target='_blank'>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
化疗达到缓解后,有条件应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诱导化疗,与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能更好地改善无进展生存期。
复发及难以达到缓解的患者,挽救化疗可以略微改善患者总生存期,如普拉曲沙、罗米地辛、贝利司他、西达苯胺等药物。
靶向治疗:目前研究有效的包括:BCL-6 的小分子或肽模拟物抑制剂、abatacept、Amgen557、tacilizumab、STAT3 的抑制剂等药物,提示可能对该病有治疗作用,但还未行临床药物实验证实。
该病预后较差,发现时常常为晚期,药物治疗有效率高,但复发也很常见。平均生存期少于 36 月,感染是最常见的死因。研究表明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生存期长于单用激素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3~4 年总生存率可达 59%~64%[1][5]。
该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
本病突出特征为全身或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其它常见症状包括:肝脾大、发热、 盗汗、体重减轻、痒疹,通常以急性发作的全身症状为首发表现,少数人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病。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的常见症状及出现率包括:
该病可引起免疫紊乱、免疫缺陷,以及由此引起的 EB 病毒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抗体增多、感染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