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膜刺激征有发病突然、变化快等特点,如出现症状,建议立刻就诊。
一旦出现腹部疼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伴或不伴发热、恶性、呕吐等,无论是腹部脏器损伤,还是原发性感染引起,建议尽快至医院就诊。
根据患者腹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查体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腹部 X 线检查见肠腔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气液面等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时多数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出脓性液体、肠内容物、胆汁等可确诊。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日常应健康饮食,规律生活,避免感染、外伤等诱发因素。
腹膜刺激征是由于感染、化学性物质(如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或损伤等因素,感染进入腹腔,腹膜立即出现充血、水肿、渗液等炎症反应,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的一种体征。
治疗原则:积极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彻底清洗并吸尽腹腔内存在的脓液和渗出液,或促使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变阶段、患者体质,医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于症状、损伤均较轻的患者,予以禁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毒血症。对于症状、损伤均较重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情较轻,或病程较长超过 24 小时,但腹部体征已减轻或有减轻趋势者。非手术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通常适用于病情严重,非手术疗法无效者。腹腔内原发病灶严重者,如腹内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炎症引起肠坏死、肠穿孔、胆囊坏疽穿孔,术后胃肠吻合瘘所致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较重且无局限趋势者,均可采用手术治疗。
通过及时治疗,绝大多数可治愈,少数严重患者可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
引起腹膜炎的因素,如腹部感染、穿孔、梗阻、外伤、内脏损伤出血,均可诱发腹膜刺激征。
主要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可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诱发因素、腹腔脏器损伤部位及轻重不同,症状表现也会有所差别。
由于感染的部位及发展过程不同,腹腔感染的临床表现常各不相同。
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可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对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内炎症性疾病,及早进行适当的治疗是预防的根本措施。任何腹腔手术,包括腹腔穿刺等,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肠道手术前应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