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预约国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预约结果

出境医 / 知名医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内形成血栓,与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两种表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大约为 122/100,000 人每年,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约 56/100,000 人每年。在美国,每年约 250,000 白人首次发生 DVT。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创伤、静脉置管、髂静脉压迫、妊娠、风湿免疫性疾病、口服激素类药物等都是 DVT 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肢体肿胀、疼痛。此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抗凝治疗需持续数月甚至 1 年。DVT 的治疗难点在于预防肺栓塞危及生命。DVT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可能产生血栓后综合征,血栓复发等。DVT 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足量饮水、避免长期制动。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则应注意活动踝关节。

就医

患者突发肢体疼痛肿胀或者在任何怀疑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下,都需要就医,如果发生胸闷胸痛乃至意识丧失等情况,更需要尽可能快速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静脉血栓表现,或大腿腿围相差 3 厘米,或者小腿腿围相差 2 厘米等情况,需怀疑静脉血栓,需要及时就医。
  • 患者的下肢肿胀苍白、或者疼痛伴肢体肿胀发青等情况,也要及时就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 胸痛、意识丧失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 血管外科。
  •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根据发病前的危险因素、起病过程、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金标准仍然是下肢静脉造影。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 静脉造影:是诊断此疾病的金标准,能够明确诊断。但静脉造影属于有创伤的检查,同时需要静脉应用造影剂,涉及到造影剂过敏、费用高等诸多问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 超声检查:简便、不造成创伤、费用低廉,适于 DVT 的首选检查。
  • D-二聚体:可通过抽血化验进行 D-二聚体检查,D-二聚体明显升高,需考虑静脉血栓可能,但实际诊断上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
  • 磁共振静脉造影(MRV):对于中心静脉及髂股静脉的血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增高,但由于 MR 检查时间较长,费用高,及对腘静脉血栓检查的局限性,MRV 诊断下肢 DVT 尚未广泛应用。
  •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TV):检查准确性较高,但费用较超声高,同时对于小腿静脉血栓检测效果不如超声,所以也不作为首选。
  • 此外,还有阻抗容积描记术、同位素闪烁成像等检查也可用于 DVT 诊断,但不常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 发病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症状?
  • 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吗?
  • 是否有口服药物??
  • 近期有没有受过外伤、做过外科手术?
  • 家里是否有亲属也患有类似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 是否需要住院?
  • 是否需要手术?
  • 多长时间复查?
  • 是否需要长期服药,需要服用哪些药物?服用多长时间?
  • 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日常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平时应注意有无血栓复发表现,并且如果有血栓后综合征的表现,需要定期穿着弹力袜。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 休息时抬高患肢。
  • 按医嘱定期服药,足量足疗程。
  • 关注患者有无血栓复发或加重表现。
  • 必要时穿着弹力袜。
  • 平时避免长期维持同一姿势不动,避免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绍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内形成血栓,与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两种表现。

  • 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大约为 122/100,000 人每年,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约 56/100,000 人每年。在美国,每年约 250,000 白人首次发生 DVT。
  • 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创伤、静脉置管、髂静脉压迫、妊娠、风湿免疫性疾病、口服激素类药物等都是 DVT 的重要危险因素。
  •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肢体肿胀、疼痛。
  • 此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抗凝治疗需持续数月甚至 1 年。DVT 的治疗难点在于预防肺栓塞危及生命。
  • DVT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可能产生血栓后综合征,血栓复发等。
  • DVT 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足量饮水、避免长期制动。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则应注意活动踝关节。

美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深静脉血栓治疗的目的是溶解血栓、避免血栓脱落形成大面积肺栓塞,尽量减少血栓残留。治疗原则是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综合治疗。抗凝治疗一般需持续 3~6 个月,治疗效果主要表现为症状减轻、影像学复查血栓溶解等。在治疗期间需要关注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可以搭配消肿等对症治疗的药物。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静脉注射普通肝素:适用于初始治疗,剂量调整需遵循医生指导。
  • 华法林:口服华法林初期应使用其他药物过渡,抽血检测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待 INR 2~3 时可停用过渡药物。服用华法林期间需定期抽血化验 INR,并且在饮食上应注意控制某些食物的摄入,具体情况需参考药物说明书或遵医嘱。
  • 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无需定期抽血化验,但费用较华法林高。

手术治疗

  • 静脉置管溶栓(CDT):常见的介入手术,尤其适用于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在静脉内放置一根溶栓导管,向血栓内注射溶栓药物,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溶栓时间可能需要 2~3 天。
  • 药物机械溶栓:较 CDT 的治疗短,但费用较 CDT 高。常用的方法包括 AngioJet、Amplatz、Trerotola 和 Oasis 等机械切除血栓。
  • 静脉支架植入:对于溶栓或药物机械溶栓后的患者,需要评估有无髂静脉下肢,进一步确实是否需植入支架。
  • 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对于肺栓塞高危患者、外伤患者以及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行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以预防大面积肺栓塞。同时,在 CDT 和药物机械血栓清除术中,也需要植入腔静脉滤器。滤器分为永久性和可回收性,需咨询手术医生。
  • 此外,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静脉血栓,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

其他治疗方法

  • 卧床,抬高患肢。
  • 弹力袜预防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静脉血栓后 7%~82% 的患者可能发生后遗症,即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腿部肿胀、乏力、腿痛、色素沉着、湿疹皮炎或皮肤溃疡等。穿着 30~40 毫米汞柱压力的弹力袜能够改善疼痛和肿胀。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佳。但改善症状的同时,需注意寻找血栓原因,如具有遗传性易栓症等,可能需要延长抗凝治疗时间。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静脉血栓病因有很多,包括先天性遗传性易栓症以及后天性两种,血栓的发生与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受损以及血流瘀滞等因素相关,具体情况需结合患病经过、血化验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综合确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DVT 的病因主要包括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等)、血管壁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三方面,可以由先天性因素引起,也可以在某些后天因素发生后引发。
  • 对于静脉血栓来说,血流瘀滞和血浆凝血、抗凝因子变化更为重要。
  • 约 50% 的 VTE 患者具有明显诱发因素,包括老龄、外科手术、肥胖、妊娠、吸烟、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或制动等。
  • 20% 的 VTE 患者在无明显诱发因素下发病。在这些无明显诱因的 VTE 患者中,有一些患者为遗传性因素导致的静脉血栓形成,称之为遗传性易栓症。遗传性易栓症按突变基因类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遗传性易栓症缺陷主要为抗凝因子含量或功能降低,包括 ATIII 突变、PC 突变和 PS 突变,第二类主要为凝血因子功能增加相关的缺陷,包括因子 V Leiden 突变、凝血酶原 G20210A 突变、因子 VIII 突变、同型半光氨酸血症。此外,遗传性易栓症还包括肝素辅因子 II 缺陷症、纤溶酶原缺陷、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症、富含组氨酸糖蛋白增多症、凝血酶调节蛋白缺陷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罕见基因缺陷等,很多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需要至较大的医学中心乃至研究机构方能明确诊断,在此不再赘述。

哪些人容易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住院患者经历大手术治疗、外伤、长期卧床是发生 DVT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恶性肿瘤患者也因为肿瘤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发生 DVT。
  • 静脉内置入导管或起搏器,也是 DVT 的危险因素。
  • 此外,以往患有浅静脉血栓、肢体长期维持同一姿势不动、静脉曲张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 妊娠女性的 VTE 发病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同时,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治疗的人群 DVT 发生率也明显升高。
  • 由于疾病原因需进行中心静脉插管、安装心脏起搏器等,也会导致 DVT 发生率上升。
  • 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疾病活动期 VTE 较普通人群患病率升高。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同时存在抗磷脂抗体时,可能会发生静脉血栓、反复流产等疾病。
  • 静脉曲张也是急性 DVT 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原因可能在于,静脉曲张往往是既往 DVT 病史或静脉血流瘀滞的外在表现。
  • 解剖学因素:包括髂静脉受压,腘窝陷迫(即腘窝处血管受肌肉、肌腱等结构压迫导致动、静脉狭窄)。
  • 其他:引起静脉壁受损、血流瘀滞以及血液成分异常的因素都可能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

DVT 可以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大腿根部及静脉走行区压痛,小腿后方肌肉压痛等症状,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症状包括:

  • 下肢肿胀:小腿乃至大腿的肿胀。
  • 下肢疼痛:一般小腿较重,大腿也可能出现,有时可伴有大腿根部压痛,也可有触痛。
  • 可伴有皮肤温度升高、红斑、浅静脉曲张
  • 严重者肢体可有肿胀青紫乃至苍白的表现。
  • 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可能没有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 DVT 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包括肺栓塞血栓后综合征等。

常见并发症包括:

  • DVT 急性期可能发生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循环,引起肺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血栓后综合征:静脉血栓常常遗留包括下肢反复肿胀、静脉回流障碍、功能不全等后遗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需注意针对危险因素,对于血栓风险较高的患者,除了在生活方式上注意以外,可能还需要药物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 患者避免长期卧床,避免长期维持同一姿势不动。
  • 患者应当注意水分的补充,多饮水。
  • 如果没有必要的话,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以及激素类药物。
  • 如果确实需要长期卧床,可定期脚踝屈伸活动,使小腿肌肉收缩,帮助血液回流,避免血流瘀滞。
  • 对于血栓风险极高的患者,尤其是血栓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