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静脉栓塞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身体局部不明原因的红肿、疼痛或瘀斑,患者务必及时就医。待血栓病情得到控制后,如果怀疑患者伴有易栓症,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血液检查来评估易栓症情况,有时还需基因检测才能明确病因,以便于开展疾病管理。
易栓症患者如果已经在身体不同部位形成静脉血栓,就可能表现出各种相应的明显症状(详见“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这种情况很可能不是通过自我诊断或休息静养就能解决的,务必首先到医院就诊。
注意:肺栓塞具有致死性风险,而它的症状与突发性心脏病也非常类似,因此只要出现此类症状就应该立刻前往综合性医院接受急诊救治。若患者病情危重,周围的人必须即刻拨打急救电话,此时“时间就是生命”。
在静脉血栓急性发作期,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医生会首先根据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伴有易栓症,可能询问的内容包括:
此外,医生还会做一些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血液成分和凝血功能,例如:
当静脉栓塞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后,医生对仍无法确诊的疑似易栓症者还会进行详细的筛查来最终确诊。他们的典型临床特征包括:
以下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将有助于易栓症确诊,并鉴别可能的致病因素:
易栓症患者为了更好的预防血栓,应该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确保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尽快戒烟。
此外,部分患者也可以按照医生指导穿着弹力袜,这有助于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当人体的血管受到创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粘附在破损部位,一边开始封堵缺口,一边通过凝血因子发出信号启动后续的凝血过程。随之就会有大量的纤维蛋白缠绕于缺损部位,形成血凝块(即血栓),以利于更有效的止血。此后,伤口将逐渐愈合,血凝块也会逐渐降解消融。由此可见,血栓的形成、消融过程对于修补创伤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生理机制。
然而,当人体因基因突变、疾病或其他外界因素导致血液中的凝血机制过度活跃或抗凝机制存在缺陷,就会引起血管栓塞风险显著上升,发生所谓的“易栓症(Thrombophilia)”。1965年,挪威血液学专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而此后的深入研究发现,此类高危状态的诱因复杂多样,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具有高度的差异性。
医生一般不推荐易栓症患者开展长期的抗凝治疗,只需在手术或女性分娩前、后接受短期的预防性低剂量抗凝治疗即可。
易栓症的治疗目的在于降低血栓风险。
当患者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时,务必遵医嘱定期复诊,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创伤、出血。
易栓症是一种由于自身疾病或外界因素干扰了体内凝血机制的动态平衡,引起全身性血栓易发的高危状态,患者出现血管栓塞的风险将显著上升。
易栓症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体内的凝血调控机制失衡所致,当凝血机制过于活跃或抗凝机制存在缺陷,就会引发血栓风险显著上升。
易栓症一般根据形成机制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
手术或创伤;
年龄;
妊娠和产褥期;
长期卧病在床;
药物:雌激素、孕激素;
中心静脉置管;
D-二聚体水平升高;
肿瘤治疗:放疗、化疗;
造血生长因子治疗。
易栓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只是一种血栓易发的高危状态。只有当血管栓塞形成之后才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某些患者还可能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将有致命风险。
易栓症本身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它只是一种倾向于发生血管栓塞的高危状态。如果患者尚未形成血栓,其临床表现就和正常的健康人没有差异。
只有当血管栓塞形成之后,才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症状。易栓症患者的血栓类型主要是静脉血栓,常见的发病部位和症状包括:
易栓症患者如果未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可引起各种严重的临床危害:
遗传性易栓症是基因缺陷导致,个体无法预防其发生。获得性易栓症是各种创伤、疾病和药物所致,可以通过增强体质、合理用药等措施降低易栓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