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运动性的病因以及诱发因素错综复杂,因此采用对症综合治疗,配合多种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状。
药物治疗
- 鼻减充血剂:如果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鼻塞,常选用三磷酸腺苷钠(ATP)来缓解症状,采用间断性或交替性给药。
- 抗组胺药:对鼻痒和喷嚏症状明显的患者常采用抗组胺药物,如阿司米唑,有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效果。
- 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可有效治疗以鼻溢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 肾上腺皮质激素:此药具有抗炎作用,对于喷嚏症状明显、水样鼻涕较多且鼻黏膜水肿明显的患者,有显著疗效。
手术治疗
- 岩浅大神经切除法:手术切除岩浅大神经,可改善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 翼管神经切断法:可以帮助切除治不好的病变组织,比如说增生的肥厚鼻甲,鼻黏膜长期水肿形成的鼻息肉,均应及时切除,从而降低鼻内神经兴奋性,切断副交感神经纤维。但应该谨慎选择,危险性较高,手术并发症较多。
- 激光切断术:目的在于切除增生的组织,并且伤害性较小。
- 翼管神经电灼术:目的在于切断翼管神经,从而减少鼻涕的分泌,减轻患者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并且创伤性小。
其他治疗
- 内分泌治疗:有时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病因,是由于女性月经期,或更年期等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因此可找内分泌医生协助,调理体内的内分泌代谢情况,从而更好的治愈此病。
- 心理或精神治疗:有时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病因,是患者精神压力太大。因此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病情,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发展和转归
- 血管运动性鼻炎很少会危及生命。如果不按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耳鸣,嗅觉减退甚至其他更严重的神经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如果接受适当的治疗,症状通常都会减轻或消失,一般治疗效果较好,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